哪里能買到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好物測評 > 正文

好物測評

為什么買華為不買榮耀?

nalinengmaidao2023-10-04好物測評289
買華為不買榮耀,這現象的確有。

買華為不買榮耀,這現象的確有。

很多人當然是基于各自的偏好購買,這個很正常,但另外一些人,選擇華為而沒有選擇榮耀,是因為對它們兩個的誤解。

一個誤解是,榮耀是華為的子品牌,所以華為牌子的手機會更好;還有人會誤解,榮耀比華為低端,所以不選。

實際上,這兩個品牌,有差異,但是質量上并沒有區分。而之所以華為集團下面會有兩個手機品牌,是為了應對競爭而采用的雙品牌策略。

雙品牌策略嗎?好像不新鮮。

但是縱觀整個消費電子行業,能像華為榮耀這么成功的,屈指可數。

我們看counterpoint2019年第三季度,華為榮耀加起來在中國區銷量占比46%,華為單品牌占比26% 榮耀單品牌占比20%,第三名小米占比14%,落后榮耀一大截。2020年2月,榮耀頂住了沖擊,單品牌出貨量依然位居中國第二名。

雙品牌策略中隨便挑一個出來都是行業頂級的存在,這時候去討論華為榮耀的區別,就是很有趣的話題了。

我們從宏觀來看,雙品牌既要保持競爭,又要保持獨立,在市場發展中各司其職,完成戰略上的任務。

在這個前提下,有良性的內部競爭,避免惡性內耗,做到1+1>2的效果,這可以說是史詩級的公司管理難題。

在了解這個挑戰難度的前提下,我們再來看這個問題,就充滿了樂趣。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給大家分享一次我的探店經歷。

成都最高端的商圈太古里里面,就有兩家華為和榮耀的旗艦店。

品牌旗艦店是最能體現品牌差異的地方了。

首先從選址來看,華為選址在太古里的正中心,裝修樸素大氣,中間的展示桌往里排開,左右分別是生態產品的陳列和智慧屏體驗區。

而榮耀選址在太古里的后面,量子光一層,旁邊是一個極限運動的場地,經常晚上都會有一群人在這里玩滑板。

店面外玻璃是冷色調的,店內主色調和新版logo配色相似,到處都是充滿了活力的裝修元素。

產品的展示桌也特別做了曲線,彰顯年輕的性格。

進店后的體驗更是完全不同。

華為店員身著紅色工作服,服務態度端端正正,不越雷池。

榮耀店員身著黑色工裝,胸前一個大大的榮耀logo,看到我在看產品,上來就和我攀談,了解我對產品的需求后,就開始和我聊他對產品的見解,把自己的好惡和客戶一起交流。

這其中客戶體驗的不同,就可以很好地展示榮耀和華為在品牌上的不同。

榮耀是面向年輕人的科技潮牌,所以選址更貼近年輕人中流行的極限運動場地,店面裝修更有活力,店員面向心態開放的年輕人,也有更大的交流空間。坦白的溝通風格也可以讓年輕消費者更有親近感。

而華為則是想要打造全球領先的頂尖科技品牌,在渠道策略上就要更老派一些,希望給客戶更穩重的感覺。

品牌的定位也會直接反映到產品定義上。

同樣是1+8+N,榮耀的手機作為核心,設計就要大膽得多,這一代數字旗艦直接將重新設計后的品牌logo印在后殼上的操作就非常大膽有趣,這不是典型的后殼設計思路,如果不是頭部品牌,真不敢輕易這么干。

我們換個角度來想,華為把菊花標的logo放大印在后殼上,不僅奇怪,從美學上也是無法接受的。

所以后面一些需要印logo的地方,華為會選擇印上HUAWEI,但總得來說很難想象華為在設計上做這種大膽的嘗試。

所以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理解榮耀重新設計logo的動力,榮耀想把統一的logo印到所有的產品上,加強用戶認同感的同時,也是一種更加張揚的品牌印象,更加地青春化,時尚化。

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榮耀會和一些品牌做跨界科技潮牌的聯動,比如木九十,CHERRY,密扇等等。

這些都是瞄準了這些品牌的用戶畫像與榮耀有交叉,希望更多地吸引這些用戶來關注榮耀,也和這些品牌進行互相賦能。

當然,雖然在品牌上,榮耀和華為堅定地走差異化的策略,但是二者在技術層面上,卻是共享的。

比如二者在1+8上用的都是統一的協議和麒麟A1芯片進行鏈接。

圍繞NFC展開的一觸即傳策略完全一致,+N上也都用的是Hilink協議。

所以榮耀華為在戰略方向,技術路線上,都是高度統一一致的。

榮耀HONOR life發布會上講述的平板智慧屏音響,眼鏡,手表,車機,耳機,PC八大入口的故事,就是基于榮耀華為技術層面上上的共享。

榮耀給我最大的驚喜,是magic一代帶來的。

從那臺概念機開始,我就覺得榮耀開始走一條真正獨立的道路了。

那時候的華為產品體系容不下這款標新立異的產品,華為系更多求穩求勝,極少冒險。

榮耀敢接,它要拼,要搏,需要有一個大家對榮耀另眼相看的窗口。

榮耀最后接納了它。

現在看來,在2016年年底發布的榮耀magic是非常超前的。

比如結合紅外攝像頭的面部識別功能,劉海的OV是在2017年年中開始做的,大家都知道是為了跟隨iPhone X。

榮耀magic在2016年年底就在做這件事情了,并且用于一些信息安全的場景。榮耀magic可以智能識別信息,還可以根據聊天內容選擇智能回復——這一切都是發生在本地處理器上的。一年之后,MIUI9才跟進了相應的功能。

榮耀品牌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這是榮耀的基因,我相信以后榮耀可以給年輕人帶來更多驚喜的產品。

品牌這東西,說起來有些玄,有些形而上,但它影響著產品方方面面。

沒有品牌是憑空生出來的,特別在消費電子領域,品牌是需要多代產品迭代,長期營銷運營,從戰略層面去塑造的內容。

從時間節點來看,榮耀在2017年銷量成為線上渠道第一,同時線上線下銷量達到1:1的比例。

從這時候起榮耀擺脫了互聯網品牌的既有印象,開始有了全渠道的影響力,整個產品和品牌開始快速拉升。

榮耀的今天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成功不是某一個瞬間做對了某個選擇,而是在無數個瞬間做對了選擇積累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