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建議你去拼多多買電視
原標題:為什么我建議你去拼多多買電視
如果你時常混跡于各大電商平臺,或多或少都會發現這一現象,那就是拼多多上的電視真的非常便宜,而其發起的百億補貼也幾乎成為行業內公認的最低價代名詞。
對此,不少消費者持懷疑態度,并提出質疑,在拼多多上買電視是不是真的便宜,以及拼多多為什么可以做到這么便宜?
1. 拼多多的電視到底有多便宜?
我們隨機選取了兩款電視:小米E65A、創維P4 65,對比了在各大電商平臺的售價:
各電商官網顯示,同樣配置的小米E65A,拼多多百億補貼售價僅為2252元;天貓售價為2699元;蘇寧緊跟其后,售價為2799元;京東售價為3199元,較拼多多高出近千元。
同配置的創維P4 65也是同樣的現象:在拼多多百億補貼售價僅為2179元;而天貓的售價為2799元;蘇寧與京東保持一致,售價均為2999元,同樣較拼多多高出近千元。
結合以上對比數據與行業大盤來看,拼多多的售價似乎有些離譜,但也不乏其對電視行業的預判。根據奧維云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2019年中國彩電零售市場行業均價2809元,并預測2020年行業均價為2735元,且將持續下降。而這一預測也在2020年元春的年初促銷和618年中促銷就得到印證。
數據顯示,2020年元春促銷期,中國彩電市場零售均價2650元,同比下降13.5%;而2020年618年中大促期間,大尺寸電視低價再度下探,55英寸1199元、65英寸1899元成為常態,連75英寸最低價都首次跌破3000元。
電視均價的持續下探已為不爭的事實,按照拼多多這樣的價格打法,并未違反行業競爭準則。但同樣的商品,其它平臺為何能高出近千元,這就十分值得探究,而這也是我們接下來要著重討論的部分。
2. 這么便宜的電視,拼多多是如何做到的?
拼多多如此探底的價格,讓消費者紛紛真香。在真香底價的背后,離不開如下幾個關鍵點。
關鍵點一:商家運營成本低
提到商家運營成本這一點,咱們就開誠布公的聊點行業里的黑幕。
但凡是混跡于各大電商平臺的商家都清楚,商家在平臺上賣東西,成本主要包含三大塊:生產、物流和銷售。生產成本就是出廠價和拿貨價,主要拼供應鏈。但因為是一盤貨,所有電商平臺基本一樣。
從物流開始,各平臺開始有了差距。相較于其它平臺,拼多多為了降低消費者的購買門檻,都是商家包郵,天貓等平臺多數還要消費者承擔部分運費,所以拼多多的物流成本要高一些。但也正是因為包郵,造就了訂單量更大,包裹更多,最終形成薄利多銷,而這也變相的在降低商家的運營成本。
對作為重頭戲的銷售成本來講,拼多多則為商家提供了更大的打折空間。
傳統電商事實上已經形成了平臺—品牌商—消費者的權力次序,其經典商業模式是網絡商業房地產——向大品牌商收取流量租金以實現商業利潤。這也就意味著品牌商的利益是阿里和京東的首要考量。
而拼多多的邏輯是消費者-商品-平臺,是以人和商品的高效匹配為核心模式。它是典型的以用戶為中心的流量分發機制,這種機制使得價格降低1塊錢的效果可能遠遠大于燒錢投廣告;你去研究競價排名的廣告,還不如專心打磨一個爆款。一個低價的爆款沖出銷量后,會帶動全部商品的銷售,這就是很多拼多多商家的策略。
據了解,這一部分可以為商家節約15%左右的成本,而這15%就可以直接補貼給消費者。
(拼多多商業模型系統圖)
更為值得注意的是,拼多多針對銷售額只收0.6%的支付手續費,天貓則需要收5%左右的平臺抽傭。可以說,僅憑借無抽傭這一要點,拼多多就能拉動無數陷入高傭金漩渦中的商家參與到拼多多這個大家庭,為消費者帶來更加物美價優的好貨。
曾有商家透露,極低的商家運營成本讓他們在拼多多可以常年維持85折,要不是考慮到品牌控價、被二選一、擾亂經銷商體系等潛在風險,很多商家甚至希望在拼多多常年75折甚至7折銷售。
關鍵點二:拼多多補貼:打掉中間補兩頭
傳統電商在過去十年,消滅了商品的層層分銷商和經銷商,完成了從品牌商-消費者的流通環節精簡。拼多多則延續了互聯網的思路,把流程鏈條直接看到第一節:制造端。
拼多多最初是做生鮮農產品期價,供應鏈壓縮也從農產品開始嘗試。多多農業項目實現了將農產品從田間地頭直接銷往全國,做到了極簡流通。同樣的思維,拼多多運用到了消費品領域,2018年推出新品牌計劃,扶持1000家優質制造企業,探索出從工廠到消費者的新模式。
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就是眾所周知的百億補貼,平臺直接對部分單品進行定向補貼,拼夕夕變身拼爹爹,真香全網。
關鍵點三:數據驅動,反向定制
從六年前開始,京東、阿里等就都開始提C2M改造供應鏈,它們實質擁有的是 對流量的控制,即可以控制給供應鏈按需定制的商品分配多少流量,但定制的商品是否符合市場需求、能否成為爆款都不確定。
拼多多的邏輯是先看消費者需求,再以需定產,聚集消費者的需求去反向調整生產,進一步影響產品體系。去年在拼多多平臺上重新煥發新生的JVC電視就是一個極好的案例。
拼多多與兆馳股份建立戰略合作——兆馳股份提供生產設計一體化能力,JVC的品牌,FUNUI系統提供電視系統和內容,拼多多則通過平臺的數據支撐,反哺給品牌創新產品需求、研發建議,以及定價策略等信息,同時給到流量傾斜。
一款65英寸4K分辨率A+級別屏幕面板、Mstar64位芯片、8GG存儲、背光模組與屏幕一體化設計(帶區域調光)的JVC電視機,僅售1999元,對標同類產品中小米/創維等品牌中的2700-3000元檔位,一度火爆家電圈。
其實,拼多多和兆馳股份(JVC 電視)去年合作之前,已經聯合中國制造業廠商推出超過 1300 款定制化產品,累積訂單量接近 7000 萬單。
寫在最后:
此時,不知道讀到這里的你,對拼多多的電視價格還有什么疑問。
市場中,任何人都不能否認低價的吸引力,即誰擁有低價,誰就擁有市場份額。道理都懂,但并非誰都能夠實現低價,其關鍵點在于并非要不要選擇低價,而是能不能便宜。
對于拼多多的低價能力,這一點毋庸置疑。專業人士表示,拼多多敢于打掉中間補兩頭來壓縮流通環節、持續降低流量成本來優化平臺運營以及利用集聚性需求影響產品體系以需定產,將低價徹底變成一種能力,一條護城河,別人是學不來的。
從商家的低運營成本到平臺的補貼,再到以數據驅動,采用反向定制策略,拼多多像剝洋蔥一樣,層層剝開并逐層加工,以環環緊扣的低價控制體系,將低價能力附著在電視價格中,也通過補貼、改進上游等方式,在電視品類上實現了正品低價的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