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買—賣藥靠譜嗎?
我們線下吃飯的時候,一半以上的人都非常關注PDD在醫療醫藥領域的動作。它在電商領域異軍突起、資本市場/股價股票、農產品、百億補貼、廣告營銷等諸多地方太靚眼了。
羨慕嫉妒恨呀!(無論你討厭它還是上面占了很多便宜,爭議就是最艷的嫉妒)
一,局限
電商領域跑的太快了,太順了。形成了一種自上到下的自信的形勢,去做新業務如果短期內得不到想要的結果,那未來不確定性就太大了。
電商太快太順,在醫療醫藥其他板塊這塊兒就難有超出行業意料的表現,被電商蓋住了風頭。這塊兒資源傾斜、人財物的投入、老板重視程度等就難說咯,畢竟不是核心業務。
也有互聯網醫院的布局。
二,PDD跑量利器
醫藥電商廣義上來講,有器械耗材試劑、OTC、處方藥、保健營養品、情趣計生用品等。幾乎每個細分領域PDD上已有競爭激烈的商家!
連鎖藥店、小藥店一股腦都在PDD上開了店:據說還能跑一跑量。某些細分的品種估計參加平臺的活動,跑出大銷量是極有可能的事情。我認識個賣金銀花露(我每年夏天4個月,1-2瓶/天)的湖北老鄉,據說努力一把收入可觀---比我打工強!

選品的重要性來了。
如果學習 藥京采,往上游爬一爬也是有機會的呢。
三,最看好拼多多和中醫藥的結合部
以下幾個問題其實細細琢磨,挺有些趣味,可惜的是沒懂行的人來回答。我了解中醫中藥這塊兒極少,除了新聞上擼一眼,最直觀的感受來自于小時候農村的土方偏方。
我自己也在PDD上購物狂魔,中藥材買過不少呢。
我也是2020年5月去婁山關路見了+V幾年的網友,從某廠跳去PDD的老鄉。他給我分享的知識超過了看所有的網絡文章。
真實!一線員工說事兒比網絡八卦聽著舒服。
農產品太成功了,單看農產品是巨虧的業務板塊。那PDD或許可以借助這個農業產業帶的思路,找各地中藥材、中藥廠也形成這種默契的產業帶+互聯網的同盟:互聯網平臺負責瘋狂跑銷量、產業帶做好接單、ZF拿了ZJ、快遞拿了大訂單、散戶種植戶用了最便宜的快遞+跑了量+掙了錢、扶貧脫貧。 充分利用了自身平臺的優勢;一些滋補原生態產品中老年人鐘愛,忠誠度高,DOT超長;鏈條上所有人都受益了。
野生半野生的中藥材、種植藥材都借東風。還有各種國家政策的加持,PDD通過平臺的力量賦能整個鏈條,或能在醫藥電商競爭如此絞殺、瘋狂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一個獨特位置!
當然,坑只多不少呀,牛逼的人總要挑點兒有難度的事兒淦不是?
在拼多多上訂購的免煎中藥,成團后沒發貨,買家不想要了可以退款嗎?
公司在拼多多上線了自己的藥店,但是半年過去一直發展緩慢,有什么好的運營方針和營銷策略可以分享一下嗎?
掃尾
因為我知乎專欄開通的時候,第一篇文章就寫的PDD,被秒刪呀。其實那篇文章講的東西都超級簡單:買個支付工具,買個物流公司之類的預測。把傳統巨頭走的路子都去占坑(成熟又常規)。不明所以的被刪后,也不知道哪兒犯忌諱。
肚子里沒墨水咯,以上都是拍腦門瞎扯蛋的,別當真,就醬。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