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買到假貨數次溝通無果消費者欲狀告京東
龍鳳區居民李先生,在京東購物平臺的網店購買了多枚袁大頭銀幣,自己付費進行鑒定后,證明買到的是假貨,結果,京東只同意退還貨款,就連鑒定費用也只能自行承擔。11月23日,大慶晚報《京東上買袁大頭卻成冤大頭》一文報道了此事。
李先生在數次就這一問題與京東客服進行溝通未得到滿意答復后,決定拿起法律武器維權。
反響強烈
市民紛紛發聲支持維權
關于此事的報道在大慶晚報公眾號上推送后,李先生的遭遇引起讀者關注,有人譴責無良網店經營者,有人指責購物平臺不作為,也有人支持李先生繼續維權。
一位讀者在報道后留言:京東自營是正品不假,但是非京東自營商品就不監管了嗎?難道不是在你京東商城購買的嗎?消費者已經拿出威權機構的鑒定結果就應該優先強制關店審查,用商戶繳納的保證金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優先賠付顧客的損失。而不是‘護犢子、保名氣,置消費者于不顧’。
面對李先生的遭遇,也有讀者無奈地發出消費者,真難的感慨。
市民劉女士給記者打來電話稱,她也有過網購假貨的經歷,雖然明顯能看出是假貨,但最終因為拿不出更有說服力的證據不得不放棄維權。
劉女士表示,希望李先生可以維權成功,不僅僅是為自己討個公道,也是為大家做一個維權的榜樣。
消協支招
消費者可通過多渠道維權
11月23日上午,記者就李先生網上買到假貨袁大頭該如何維權一事,采訪了大慶市消費者協會。
針對李先生遇到的網購商品消費糾紛,市消協相關負責人表示,李先生首先應該找網購平臺客服進行投訴,表達自己的訴求。如果網購平臺客服不能給出滿意答復,李先生可以到網店或者京東購物平臺注冊地的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投訴,因為,按照相關規定,消費者所在地的市場監管部門沒有管轄權限。
如果商家注冊地消費者協會對李先生的消費糾紛調解不成功,李先生還可以撥打當地的12315進行投訴。
如果以上途徑都沒有辦法解決問題,李先生還可以到大慶市消費者協會申請將自己的消費糾紛,通過大慶市消費者協會直接上傳到中國消費者協會電商消費維權綠色通道(直通車)平臺。
當事人
欲就此事提起訴訟
記者從李先生處了解到,為了此事可以盡快得到解決,他此前已經將自己在京東購物平臺買到假貨的問題,向京東注冊地的消費者協會申請進行調解,但對方給出的答復是商家拒絕接受調解。
更讓李先生感到氣憤的是,在他投訴買到假貨之后,雖然一些京東網店上的同類產品已經下架不再銷售,但仍有部分網店仍在銷售李先生購買的同類假貨,同樣還是標注著保老保真的字樣。
李先生稱,因為自己有一些收藏經驗,才會發現買到了假貨,如果是新手買到這些假貨,很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上當受騙了。
在李先生看來,自己遭遇了消費欺詐,又費時費力拿到了鑒定證明,賣方理應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賠償。
倔強的李先生表示,雖然歷經數月仍維權無果,但他不想就這樣不了了之。
李先生稱,如果每一位消費者買到假貨都只是退款了事,那么,賣家欺詐違法的成本也太低了,類似的欺詐消費者的行為也會越來越多。
在手機上打開京東客服頁面,李先生輸入假貨字樣,客服端自動回復京東所售商品都是經過嚴格把關、由正規渠道采購,均是全新正品行貨,我們對產品的品質非常重視,還請您放心。
李先生稱,他當初就是輕易相信了這些承諾,才選擇在京東上買了袁大頭,沒想到不僅買到了假貨,售后處理還如此不合理。
李先生表示,如果此事得不到有效解決,自己將向法院提起訴訟,讓法官依據法律給出最終判決。
律師說法
平臺和網店可為共同被告
針對李先生遇到的問題,黑龍江鴻大律師事務所律師秦嵐表示,李先生如果就此事提起訴訟,需要提供被告商家的基本信息,可以通過電商平臺和網絡進行調取和查詢。另外,還需要李先生的購買交易記錄、銀行轉賬憑證、所購買的商品原物原件、具有鑒定資質鑒定中心做出的鑒定商品為假的鑒定報告。
秦律師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條規定,以信息網絡方式訂立的買賣合同,通過信息網絡交付標的的,以買受人住所地為合同履行地;通過其他方式交付的,收貨地為合同履行地。合同對履行地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本案中若雙方未約定合同履行地,也未約定管轄法院,合同履行地應當為李先生住所地法院具有管轄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作出更有利于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絡交易平臺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
網絡交易平臺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
如果李先生就此事提起訴訟,可將網店與京東購物平臺作為共同被告。
行家提醒
網上買藏品應謹慎
一些有收藏經驗的讀者表示,古董、藏品這類商品最好還是不要在網上購買,買到假貨的可能性也比實體店要高。
有古董收藏經驗的趙先生稱,古玩市場自古以來都是制假販假的重災區,即使是經驗豐富的人,買到假古董也是常事。趙先生表示,古董不同于其他商品,無論是實體店還是網上購買,都首先要考慮其真假。而對于一般收藏愛好者來說,大多不會對古董進行鑒定,加之網上的信息可以隨意改動,買到假古董的可能會更大。趙先生稱,在網上買古董,如果自己不確定真假又不方便找人進行鑒定時,一定要謹慎購買。
另外,趙先生還表示,收藏愛好者即使在網上購買古董,也一定要記得索要發票,萬一出現問題可用于維權。
記者 生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