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買到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好物測評 > 正文

好物測評

寶馬M3車主為什么買了一臺大眾ID.3?原因竟然是…

nalinengmaidao2023-10-11好物測評443

本期是2023年8月份長期評測的第三篇,由寶馬客長測撰稿人馬先生呈現,亮相車型為寶馬M3(G80)

2023款M3 M xDrive雷霆版

車主:馬先生 所在地:上海

2023年長測的第八期,本期結合上個月新提的新能源車大眾ID.3簡單談一下高性能燃油車與新能源代步車體驗上的不同。鑒于這兩臺車定位及定價差的比較多,所以本文不是對比,若有與讀者不同的看法,以讀者朋友的看法為準。

一、添置新能源車的背景

G80 M3提車約十個月,每個月平均行駛兩千多公里,且有相當一部分里程是在上海的各種城市道路上消耗掉的。出于讓M3的里程數上漲的慢一些的考慮,有了添置一臺純代步車的念頭。

選車的要求很簡單,一是新能源車(因為上海的綠牌政策逐漸收緊);二是預算十五萬左右;三是小車;四是有一定的獨特設計(有一說一,目前新能源車的同質化我覺得是比較嚴重的,把車標拿掉,很多都差不多);五是好開(這個好開,包含挺多內容的,有的人說車子小自然好開,我覺得遠遠不止尺寸小就行,至少我認為的好開是有一定的駕駛樂趣,讓你有駕駛這臺車的欲望。可以的話操控性和底盤也能夠有一定的水準,還要夠靈活。可能會有人說,就這個預算還要求這么多?)

出于以上因素的考慮,在網上開始找各種測評、視頻看。因為在這之前從來沒有駕駛過新能源車,所以對電池容量、續航里程、高科技車機等新能源車特有的特點反而不怎么關心,差不多就行。最終入選的只有一臺車,大眾ID.3。

二、購車過程

因為確定了要買ID.3,就隨便找了一家店簡單試駕了一下,在7月有比較大的優惠,就決定訂車。因為需要選一些個性化配置,而上汽大眾7月又基本是大批量出一些現車,所以通過朋友把選配好的訂單跟廠家確認好后定了車,三周后就提車了。這點時間,跟當時買G80 M3比起來,簡直不算等。

三、不同體驗

強調一下,因為主題是G80 M3的長測,所以強行拉M3一起談一下。

1. 補給方式:現階段來說,燃油車比新能源車方便多了。即便是M3要加98號汽油,而很多加油站沒有,依然比新能源車方便,而且加油過程很快(即便加油站排隊)。反觀新能源車,就算家里有充電樁,還是要很長時間,因為家里是慢充。外面的充電樁,我覺得現在的充電市場有點混亂,各種充電軟件,收費標準混亂,往往在商場地下車庫,你做一件事的同時,可能要計算幾項費用。

我是一個不太喜歡琢磨的人,充電這一件事,就讓我感覺很麻煩。尤其是我看到有些充電樁的車位裝有地鎖,有一次我就吃過虧,支付完充電費、停車費后,沒多注意就去開車,結果地鎖沒降下來刮到底盤。人家是花錢找你充電,你卻讓人如芒在背。

因為這一點的不同,新能源車的里程焦慮要比燃油車嚴重的多。即便M3一箱油續航里程比ID.3多不了多少。

2.保養、用車成本:總體來說,新能源車的保養成本要比燃油車便宜,畢竟沒有發動機。駕駛新能源車,由于不需要換檔,扭力可以快速釋放,再結合電費比油費便宜,新能源車在城市道路很容易開快。ID.3又是一臺尺寸相對較小的小車,停車、穿梭比M3方便的多。

3.駕駛感受:目前提ID.3一個月,行駛了將近2000公里,簡單說一下駕駛感受(多說就偏題了)。比較直觀的亮點一是底盤,底盤比較緊致,一體性明顯,在傳遞路面信息的同時兼顧不錯的舒適性。這個價位做到這樣,不容易的。二是轉向,指向比較精準,回饋力度剛好。當然,這車有很多缺點,不過對我來說,光著兩個優點,就值回票價了。況且ID.3的設計長在我的審美上。

總的來說,ID.3很好的滿足了我的要求,替M3分擔了一些多余、無聊、重復的通勤路程。但同時又能提供一些駕駛樂趣。如果有朋友的用車需求跟我差不多,我覺得ID.3是不錯的選擇。有人說,判斷你喜不喜歡自己的車,在于你下車走開后會不會回頭看。我每次下車都會回頭看M3,ID.3也一樣。

2023年7月車輛信息

本月行駛里程(km):2000

總里程(km):21500

本月平均油耗(L/100km):15

本月花費:加油2500元

車輛原配輪胎:倍耐力P Zero,前:275/35 R19;后:285/30 R20

購車經銷商:上海寶誠申江寶馬4S店

編輯點評:

不得不說對這臺M3太寶貝了!愛車之人為了不殺雞用牛刀,還把通勤剛需分擔給了專門為此增購的電車。從中我們也能看出,油電之間并非像網絡輿論中那么地二元對立、甚至水火不容——日常電車代步,影響這位M3車主的高性能熱情了嗎?恰恰相反,油電在他的生活中是互補相依的,正如BMW M也同樣在V8+插電式混合動力相得益彰的道路上不斷突破。合適,就是最好的。

接下來還有2023年8月份長期評測的第四篇,由寶馬客長測撰稿人臺灣小哥哥呈現,亮相車型為寶馬iX3(G08 BEV)

2022款iX3 創領型

車主:臺灣小哥哥 所在地:上海

我的第8期長測,聊一聊寶馬的輔助駕駛,這項功能是真的可以給到我們很強烈的反饋。官方公布的iX3創領型續航里程為535km,一般來說都可以達到8成及以上,但若是配合輔助駕駛,還能把車輛的能耗優化到更佳,不管是領先還是創領,都自帶ACC功能,推薦大家用起來。

8月份的天氣很熱,白天氣溫到26℃時,iX3的胎壓會有所變化。之前測評的時候我有分享過,我把熱敏按鍵的1設置為胎壓。因為看過太多車友扎胎,所以我對電車的胎壓格外關注。8月份總共調整了2次胎壓,各位車友也要隨時觀察自己車輛的胎壓,延長輪胎壽命。

一、關于輔助駕駛

說說輔助駕駛,無論創領型,還是領先型,iX3都標配了L2輔助駕駛,這點對于iX3車主來說挺實惠的。寶馬的輔助駕駛在封閉道路上的表現是挺安全的,高速時的車道保持及跟車都做得很靈敏,尤其是在高架或者是高速路段,甚至可以把能耗控制在16L/100km以下。當然,不管是怎樣的輔助駕駛都不能完全放手,得握住方向盤,也不鼓勵擁堵模式放手開。跟Bimmer們分享下按鍵:

一般來說,G底盤寶馬車型的方向盤,有很多車輛的按鍵都是通用的。配備了輔助駕駛功能的M Power車型,也是這樣的方向盤。每次激活的時候,一定要點車道控制輔助激活輔助駕駛,再進行切換。我一般都是用輔助駕駛,可以減少開車時的疲勞,還喜歡把能量回收調成高。

二、輔助駕駛使用場景

說到使用場景,高速、高架、擁堵,三種場景都可以使用,寶馬的輔助駕駛分為車道居中+定速巡航的組合功能,會有兩種模式選擇。

高速:一般來說,我會在限速100km/h的高速上使用輔助駕駛,限速120km/h的都是自己開。限速100km/h的時候開輔助駕駛,是因為寶馬的ACC自適應巡航功能可以幫我在能耗上面優化到比我自己腳踩還要低。

高架:限速60-80km/h的高架路段會打開使用,在上海一般會在中環使用,因為限速80km/h,配合輔助駕駛,會讓續航反向虛標,發揮到極限。很多車友都會問——iX3充滿電怎么只有387km的續航?對于續航更加焦慮了,其實我自己也會有這種問題,但是車輛開久了,看能耗(15-18kWh/100km)就會知道這輛車續航能發揮到多少。

所以后來我都不看總續航了,我列出一張表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公式就是(74/能耗)*100,就是可開的續航了,如16能耗就是(74/16)*100=462km,有一說一,創領官標530km的續航,還真有小伙伴開車可以超過官標。

擁堵場景:擁堵的環境下,必須低于60km/h,且你的前后左右都有車輛靠近時,會觸發擁堵模式,并且問我需不需要?如果點Mode的按鍵,立馬觸發,這時候手就可以解放,讓車子自動跟車移動了。

擁堵模式是真的非常好用,尤其在隧道的時候,會輕松很多,所以輔助駕駛的體驗確實可以做到很細膩,三種模式適應不同的使用場景。

當然偶爾我會在平面道路用,比如說擁堵,跟一些車速慢了又得跟車的情況下,我就開輔助駕駛慢慢開了,這樣輕松一點。

有時候我都懷疑寶馬74度電池,跑著跑著能回充38度電池,這點有Bimmer了解嗎?為啥能回充那么多?

最終給到大家步驟:

以上是8月份的主要內容,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2023年8月車輛信息

本月行駛里程(km):2212

總里程(km):29602

本月平均電耗(kWh/100km):17.8

本月花費:充電312元,停車435元,合計747元。

車輛原配輪胎:優科豪馬Advan Sport,前/后:245/45 R20

購車經銷商:上海寶寧寶馬5S店

編輯點評:

從車主視角出發的寶馬iX3輔助駕駛使用指南,屏幕界面圖例和不同使用場景分類都太詳盡了。感謝這位Bimmer的細心觀察總結和熱情分享,也說明寶馬輔助駕駛功能確實大有可為,有太多價值和好處值得車主朋友們在用車過程中不斷發掘。話說,對這期經驗分享,你們有不同意見和心得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請留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