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抖音雙雄對決,本地生活商家應該怎么選?
流量異質,商家錯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本地生活雙雄對決,針對B端商家的爭奪日趨激烈。
這邊廂美團高調發力直播,大手筆請來一眾明星撒券,商家有了新營銷工具;那邊廂抖音本地生活上線抖音銷幫,加碼商商家、服務商陣地。抽傭方面,抖音以2.5%的平臺扣點吸引一批餐飲商家之后,美團也將部分餐飲商家的扣點從8%(代金券為10%)降至4%。
一個是來勢洶洶的新生代互聯網巨頭,挾大規模、強中心化的流量灌注為商家帶來生意增量;一個是壁壘堅固的行業龍頭,憑多年沉淀下的商家資源、用戶心智城墻高筑。
兩大平臺你來我往,戰火越燒越旺。那么,身處其中的千萬商家應該如何選擇?不同類目、不同體量的企業玩法有何差別?抖音與美團又存在哪些錯位價值?
流量異質
一切始于流量。美團和抖音都是本地商家的經營工具,但二者提供的流量價值并不相同。
沖動性消費VS目的性剛需
抖音改變本地生活領域的邏輯與電商一脈相承,作為娛樂平臺,激發的主要是沖動性消費。它以算法推薦與用戶潛在需求隨機碰撞,讓本來沒有消費目的的用戶被偶遇的內容吸引,激情下單。相比于圖文點評,短視頻與直播場景感、沉浸感強,更能讓消費者瞬間上頭。
美團作為工具平臺,在用戶心中有根深蒂固的找店心智,以承接主動搜索的確定性需求為主。消費者是帶著明確目的打開美團的,希望迅速、準確地獲得答案——比如進店點菜前先看看有沒有套餐或者優惠券,當場就下單核銷。
源頭需求的異質造成了雙方線下核銷率的差距。激情退卻之后,抖音用戶可能會因為太遠了沒時間不喜歡了等各式原因取消訂單。據中泰證券的報告顯示,2022年抖音本地生活推送式團購券核銷率約為50%-60%,美團同期的核銷率為90%左右。
新客獲取VS老客復購
抖音核銷率比美團低是正常的,商家應該高興,如果它達到美團這么高,反而是悲劇的開始。金麥眾合CEO花蕾告訴《新營銷》,興趣推送的核銷率肯定低于主動搜索。他們是抖音生活服務的第一批服務商,常居平臺機構排行榜前列。
對本地商家而言,抖音最大的價值是獲取新客,新客的核銷天然低。
坐擁6 億+ 用戶的抖音擁有龐大的人群基數,且跨越不同年齡、地域、性別與興趣圈層,覆蓋多元化需求,為本地生活大盤帶來了新鮮流量。抖音生活服務總裁朱時雨曾公開分享過,他與一個經營十幾年、擁有數百家門店的餐飲商家交流發現,從抖音來的顧客,有80%都是他們的新客,抖音把這些無數次在他們門口路過但不進來的顧客終于請到了店里。
美團主要為商家連接存量顧客 ——已有到本店消費的意愿或是本店老客,在增量顧客方面覆蓋范圍較小。因為用戶是先有搜索傾向后再使用美團, 故一般距離商家較近,半徑在 5km 之內。米艾科技創始人張笑飛說。
抖音可以通過算法推薦,讓商家抵達更遠半徑的潛在用戶,獲得更多增量。
瞬時爆量VS細水長流
不僅有潑天的流量,抖音的起量速度也驚人,通過短時間內給到較多推送,讓商家賣爆產品。
抖音的內容傳播速度是所有網絡平臺中最快的。莫云游世界創始人袁野表示。他們是抖音生活服務首家月破億的服務商,主營酒旅賽道,于疫情頻發的2021年入局此間。
當時景區、酒店都受到了巨大沖擊,商家舉步維艱,熔斷機制觸發后的線下是沒有人的,想要迅速獲客、回血、活下去難于登天。袁野回憶說,抖音的適時進場給了大家唯一有效的手段。
以太湖龍之夢樂園周邊的古鎮大酒店為例,2022年國慶開業時面臨快速上量和鋪設品牌的難題。莫云游世界幫助其挖掘內容,提煉出網紅煙花房的單核營銷點,通過合理的前3秒網紅打卡點貫穿,幾乎所有到店的短視頻達人都獲贊數百、部分甚至達到了萬贊,再配合百人矩陣直播,全面激活攜程等渠道,取得了抖音銷售過3萬間、核銷過1萬間夜的成績。
這種強悍的爆發力,能讓商家快速提升業績,實現短期霸屏營銷和爆單,尤其受到新店的歡迎,可以快速起店,在業務初期回本資金。
與抖音顯著的脈沖式流量不同,美團依靠大眾點評的多年榜單,通過評分排名為商家供應穩定的自然流量,雖然稍有波峰,但勝在源源不斷,細水長流。從這個角度講,美團更適合商家打造口碑、長期運營。
商家錯位
流量屬性不同,生而適配的商家類型便有所區別。
另一方面,不同商家,懷抱的目的各異,也影響著其平臺打法。比如,有人做抖音是沖著GMV來的,想把它變成立竿見影的銷售渠道;有人則是為了純純的品宣種草,視抖音為營銷推廣平臺。
下面我們就分別從交易和營銷這兩大商家訴求維度出發,看看抖音、美團的差異化價值。
先說作為銷售渠道。
成交價值:高頻低決策VS低頻高決策
前面提到的沖動性消費的流量特點,讓高頻低決策類商家在抖音上更具優勢,比如茶飲、快餐。
他們消費頻次高、客單價低、決策成本低,以至于較少有用戶會專門跑到美團上搜一搜,看看評論再決定怎么買。抖音豐富的內容+生動的場景,輕易觸發此類需求,直接下單成交。以茶百道為例,曾創下3天3 場抖音生活服務直播累計觀看人數近 1000W、累計銷售額超5200W的業績。
低頻高決策成本品類更難形成沖動消費,正餐、酒旅等皆為典型代表。這些品類,用戶激情下單的可能性小,需要平臺提供較高的決策價值、理性選擇。比如用戶刷到一個酒店的直播,瞬間被它的絕美海景種草,但考慮到旅行日期、路線規劃等問題都乾坤未定,大概率會先點關注收藏,再到有完備商家資源+ 豐富公允的評價體系的美團、攜程上仔細研究后下單,直接在抖音上成交的難度較大。
從流量端看,存在這樣的差異;站在商家供給端的角度,恰好也是如此。因為抖音賣券帶來的是脈沖式流量,供給彈性高的茶飲快餐更能接住。拿茶飲來說,顧客對門店依賴程度低,下單后可以自提離店,商家不受門店面積制約;出餐速度快,2、3分鐘就能完結一單;用戶的消費時段也相對分散,能較好消化抖音蜂擁而至的流量。
正餐、到綜等就沒有這么大的供給彈性,庫存天花板也不高。他們大多門店密度低,用戶就餐/到店時間集中,履約時間長,一般要2小時以上,來自供給側的約束很強。一旦人群集中涌來,超出商家的日常接待范疇,顧客可能會因為排隊時間長、工作人員服務不到位等產生負面情緒,不利于長效經營。
品宣價值:KA、網紅特色店VS中小商家
把線上當成一種直接的銷售渠道,是電商行業的共識。但在本地生活領域,團購的引流屬性遠強于交易屬性。對大多數本地商家來說,線上團購占全店SKU的比重很小,本質是引流廣告,用于獲客或吸引用戶到店,不是銷售渠道。
在營銷推廣方面,抖音的優勢無可比擬。如前所述,這里有豐沛的流量,有生動沉浸的視頻展現形式,傳播速度也飛快,是各類商家品牌營銷的寶地——大到KA企業全國性或大區域內的曝光需求,小到非KA茶飲店輻射3公里生活圈。
門檻在于,抖音是一套要求更高階的工具,運營能力弱、毛利率低的企業將會面臨挑戰。
比如數量龐大的中小商家,做抖音就要尋找達人探店、拍攝短視頻、投流等,還有傭金成本。如果商家本身沒啥吸粉能力,也不會自己創作有趣的內容,一連串的支出算下來,可能會是一筆賠本買賣。對這類商家來說,美團是更具性價比的推廣工具,可以通過用戶搜索獲得流量。
基于此,抖音更適合大型連鎖商家。像海底撈、星巴克、肯德基等頭部企業,本身擁有強大的品牌號召力,自帶流量;加之不錯的營銷策劃能力,能最大限度利用抖音的平臺勢能,拉起全國用戶,快速爆量。
比如去年刷屏的海底撈分手套餐。在一條條爆款短視頻中,海底撈工作人員圍在分手的客人桌邊,體貼地唱著分手應該體面,誰都不要說再見,客人或悲傷落淚或尷尬社死。既感人又搞笑的內容瞬間激發了大眾的情感共鳴,來海底撈,讓你的分手更加體面!、體不體面不太清楚,但是很有排面!。該話題由樂淘互娛策劃,在其創始人陳建武看來,這樣具有濃烈情緒價值的內容在美團上是無法誕生的。經此一役,海底撈不僅在廣大年輕群體中滲透了一波服務主義的品牌心智,還取得了15天賣出57萬份套餐的銷售實績。
網紅特色店也更容易在抖音脫穎而出。它們本身具有話題屬性,或產品新奇特,或裝修別具一格,更有可能產出爆款內容,引起傳播裂變。以讓人一秒穿越泰國街頭的迷你椰泰式大牌檔為例,以亮橙+綠色的鮮艷色調制造歡樂氛圍,以竹籃、油紙、芭蕉葉等營造泰式風情,以造型獨特的產品擺盤吸引年輕人拍照分享,入駐抖音 4 個月每月 GTV 連續破百萬。
說了這么多,但其實法無定法,所謂的更匹配與更適合都不絕對,僅供各位客官參考。非網紅類的本地中小商家就不能玩轉抖音嗎?高端酒店在抖音就賣不出漂亮的GMV嗎?商家在美團上就不能吸引大批新客嗎?能,都能。
任何人都可以做抖音、做美團,也各有各的做法。陳建武說,對商家來說,它們都是工具,有重合也有差異——比如抖音是營銷工具,順帶著成交;美團是成交的工具,順帶著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