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假一賠十是真的嗎?
太長不看版:是真的,不過需要你掌握一些小技巧;同時賠付的不是現金而是多種面額隨機組合的無門檻券。
大家好,這里是「先看」。
前段時間,「先看」的一位同事在拼多多上買了一臺小米充電寶,直到某天辦公室又到了一臺同款,我們才發現在拼多多買到的并不是正品。
連對數碼產品稍有了解的我們都會「翻車」,如果是完全不熟悉數碼的消費者呢?在我們的后臺,就有不少粉絲來反饋翻車經歷。
為了幫助大家弄明白買到假貨到底該怎么辦,我們用其他賬號再買了一個同款,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來看看面對同樣的情況,不同的維權方式帶來的結果有多大的區別。
這次購買的充電寶均為小米無線充電寶青春版,官方售價 129,多多款標價 109,淘寶價在 105 到 119 的區間內。
假充電寶差在哪
我們先來看看多多款的充電寶。如果不拿出正品進行對比,我們是真的分不清在拼多多款充電寶的真假。外觀一模一樣,盒子、配件、說明書、防偽標記等細節一應俱全,手感也近乎以假亂真。
我們作為非專業人士,唯一能幫助我們判斷真假的地方就是「燈」。正品的充電指示燈光線均勻,而多多款的指示燈明顯更加刺眼,應該是在燈的導光結構上省錢了。
而專業人士呢?為了了解商家售假的動機,我們找到了小米售后和幾位配件行業的從業者。
一上手兩款產品,對方就發現了包裝和印刷上的區別。比如多多款的保護內襯只用了普通的銅版紙,而小米使用的是單坑瓦楞紙。
單坑瓦楞紙就像迷你版瓦楞紙,保持輕薄外觀的同時,還具有不錯的抗沖擊能力。而普通的銅版紙根本起不到保護充電寶的作用。
光看外觀差距還不行,為了能一探究竟,我們把它拆開來看看。
首先是 USB 口內缺乏小米官方的三個防偽標識,USB 的舌料也有肉眼可見的雜質。
手上有小米充電寶的朋友,你也可以自己看看 USB 接口內部的標識。
其次是外殼模具質量、配件接合工藝,二者也有明顯的差距。小米使用了激光點焊的工藝,而多多款均為純手工焊接。
最重要的一點是,多多款在一致性和保護電路方面也有所缺失,比如無線充電的線圈處,就沒有用于過溫保護的 NTC 探頭。
保護措施的缺位雖然很可能不會帶來嚴重后果,但是一定會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具體來說,多多款的使用壽命更短、充電次數更少、穩定性更差、散熱表現也不如原款。
拆解完成后,可以判斷仿品充電寶的 BOM 成本大約為 50 元,但是其在拼多多平臺上的售價高達 109 元,這個利潤率放在配件行業里面是高得難以想象的。
當被問及為什么要在拼多多上購買數碼產品時,這位同事告訴我們,多次購買「百億補貼」產品已經培養出對拼多多平臺的信任,這次購物雖然沒有百億補貼,但是看到頂部有拼多多的「假一賠十」標志就放心購買了。
只要我退款的速度夠快,你就別想維權
既然拼多多標注著「假一賠十」,那我們就讓它假一賠十。
作為一個普通用戶,我們的第一反應自然是先和店家聯系。店家一開始拒絕賠付,聽到我們說要聯系平臺客服后,他突然秒速給我們走了退款流程。
這時候我們再去聯系多多官方客服,就真正地體會了一次什么叫真正的「打太極」。
多多的態度雖然很好,但是進入賠償流程真的頗具難度。
就算我們表示可以出具相關的證據,乃至小米售后的檢測報告,多多依然不為所動,只認可他們自己的檢測流程。
到現為止,我們在平臺上進行了十多次投訴,每次客服都是以退款成功為由關閉投訴。沒錯,這就是為什么商家要火速退款的原因。我們要求履行假一賠十的需求,也很少得到正面回復。
投訴到相關部門的幫助也有限。相關部門能做的,也只能協助消費者聯系平臺方而已。
多多選擇冷處理后,消費者唯一能做的其實就只有起訴多多或者商家了。對普通消費者來說,起訴一家公司的潛在成本實在是太高了,最有可能的結果只能是消費者息事寧人。
會不會是我們做錯了什么,才讓這一次維權如此艱難。有沒有一種辦法,能夠讓消費者既不用花時間,又能讓拼多多兌現它的「假一賠十」承諾呢?
身經百戰的我終于得到了拼多多的「假一賠十」
發現充電寶為假貨后,我們在同一家店下單了另一個充電寶。為了預防店家有真假混賣的情況,我們還試圖用第三個賬號去進行購買,這時發現產品已經下架了。
合著你們這家店就兩個充電寶?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收到的第二個充電寶,還是假的。
我們痛定思痛,認為第一次維權最被動的地方,就是讓店家火速走了退款程序,而客服則一直以「已退款」來進行推脫。
于是這次我們直接找到了官方客服,不跟她客氣,直接提出了我們的訴求:
兌現「假一賠十」不要告知商家我們會對拼多多進行投訴過去被當成球踢來踢去的我們,看著對話框里的客服級別,幾分鐘內從人工客服升級到專項客服,再變成高級服務專員。想象著對面手忙腳亂的樣子,我們不由得嘴角斜 45 度向上翹起,終于在現實世界中體會了一把當龍王的感覺。
幾天之后,高級專員終于同意討論賠償相關的事宜,前提是我們將充電寶寄回拼多多官方進行檢測。這次我們依然表示可以提供官方的檢測報告,多多依然不接受。
客服還很貼心地表示如果是正品,來回順豐郵費也不用我們出。
反正另一個拆都拆了,為了十倍賠償,寄就寄吧。
當談論到具體的賠償事宜時,多多提出的方案還是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我們早就預料到多多會給我們發優惠券,但沒想到是五種不同數額的優惠券,由「系統」來「隨機組合」發放的。
當我們問到為什么不發放單張一千元券的時候,專員給出了非常有說服力的答案:
雖然優惠券并不能等效人民幣,也有可能不符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規定。
但我們最終還是選擇接受了這個賠償方案。在和拼多多官方客服斗智斗勇兩個月后,這應該是我們能得到的最省事也是最好的結果了。
多多要多多加油
經過和多多一番糾纏后,我們終于讓它兌現了「假一賠十」的承諾。
我們這里也總結出一套方法,如果你在多多上買到了假的電子產品,或許按照這樣做能有幫助。
盡量不要先聯系賣家,先聯系多多官方客服,防止賣家直接給你退貨,阻礙后續維權。可以適當利用上級主管部門的投訴渠道。如果產品官方支持送檢,不嫌麻煩的話,你也可以和我們一樣先去官方檢測。在多多客服要求送去拼多多總部檢測時不要拒絕,要相信多多。在我們第二次終于維權成功后,那家店就悄然消失了。我們并不想針對這位拼多多店家,盡管在客觀上,售假行為是由他做出的。
比起售假方,我們認為平臺方的責任才更值得我們關注。
在第一次消費者維權的過程中,賣家利用規則漏洞火速退款,和多多官方用退款為由拒絕兌償「假一賠十」的行為,另我們印象深刻。
「先看」辦公室里的每個人都買過很多次「百億補貼」產品,這才建立起對這個平臺的信任,拼多多也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大量用戶。我們也不愿見到拼多多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公信力,被售假商家以及糟糕的客服流程消耗掉。
我們這次購自多多的兩個充電寶,在基本和淘寶同價的情況下,到手依然是假貨;在維權的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一定的困難。我們很難說拼多多的流程制度沒有問題。
希望拼多多平臺在未來,能改進「假一賠十」的追償規則,與品牌官方合作建立更完善的驗機流程,將發放補償的過程做得更加透明化。
作為拼多多的忠實使用者,「高貴」的八塊九月卡會員,我們衷心地希望有一天,拼多多的數碼產品,不需要「百億補貼」的標簽也能夠放心購買。
到那時候,我們再用多多賠我們的一千塊錢優惠券,買十臺充電寶送給大家。
這里是「先看評測」,歡迎大家在各大平臺搜索「先看評測」,也歡迎你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悲催網購經歷,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