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買到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買禮物 > 正文

買禮物

給孩子買保險需要注意什么?

nalinengmaidao2023-05-09買禮物251
?1大家好,我是浪浪,人稱保險蔡徐坤。

?1

大家好,我是浪浪,人稱保險蔡徐坤。

今天我給自己放了一個假,點了份麥當勞的兒童套餐,吃完躺在床上正刷著微博,刷著刷著,無意中看到一個話題:誰能成為孩子的榜樣。

這個話題其實很無聊,因為孩子最好的榜樣當然是父母,沒有什么角色能比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不過在話題下面,我看到了一些讓人熱血沸騰的回答,很多父母表示要讓孩子要向這個社會的科技工作者、警察、醫生等等逆行者學習,向英雄們學習。

我覺得太好了,因為我小時候只被父母允許向老板學習。

在我們當地,由于商貿文化濃重,所有孩子小時候就規劃好了自己的人生,長大后都要去經商。

如果誰說自己長大后要去打工,就平白無故低了身邊所有的孩子一頭,連父母也會不斷跟孩子傳遞這種觀念。

現在回頭看,這其實很不健康,家長們傳達了一種信息,人生只有非常有錢才叫成功。

但成功無法通過財富來定義,而且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能獲取到巨額財富的時運,在這種事情面前,努力可能是唯一不重要的因素。

而擁有這種成功價值觀長大的孩子,很可能會在成年后,因為達不到自己的預期,陷入對自己無盡的失望中。即使他已經做得很好了。

所以我才覺得,很多父母表示要讓孩子學習這些逆行者們的敬業精神,是一件很棒的事。

成功無法定義,但認真對待手頭的每一件事,應該是大家可以終身踐行的做事原則。

2

不過,從父母們的言論中,我發現,他們雖然希望孩子學習逆行者的敬業精神,卻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為英雄。

這也很正常,因為英雄意味著,肩上扛有高于自己的責任。在危難前,先他人,后自己。

沒有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過上可能會面臨風險的生活。這點,普天下的父母都一樣,他們只希望自己孩子能平平安安過一輩子。

這讓我想起了,我自己所擁有的第一份保單。

在我童年的時候,父母就給我上了保險。一開始我很不理解,因為自從買了這份保險后,我的壓歲錢就一直被拿去抵扣保費。

長大后我更不理解,因為這份保單幾乎起不到什么保障作用,主要作用還是儲蓄,但是在通貨膨脹非常厲害的過去,那點儲蓄放在今天看,確實貶值得沒啥意義了。

但是后來,我開始給家人配置保險的時候,才發現我的父母只給孩子們買了保險,自己卻在裸奔。

而且,這不是個例,我接觸到的很多朋友都是這樣。

原因其實不難猜,在過去物質匱乏的年代,大多數父母都是秉承著一個原則,把好的都塞給孩子,自己能將就,就將就。

在買保險這件事上也一樣,雖然對保險印象不好,雖然覺得保險很貴,雖然覺得保險基本不會用到,但是想到自己的孩子,咬咬牙還是把錢掏了出來。

畢竟事關自己的孩子,很多父母是不允許有萬一的。

而且,他們寧愿給孩子買最貴的保險,也不愿意降低孩子的保費,即使同樣的保費本應該可以給自己也買上一份。

這也讓我想起了一個采訪,記者問到一些父母,說,如果你的孩子得了大病,你會賣房給他治病嗎?父母們的回答清一色是,砸鍋賣鐵也要治。

但當問題翻轉,問如果得了大病的是這些父母自己,該怎么辦的時候,很多父母表示不想連累子女,愿意放棄治療。

他們說這話的時候,語氣很平淡,但也正是太過于平淡,似乎這是理所當然,這讓我感到很揪心,很難過。

他們甚至都沒考慮過自己。

可能我的父母也是一樣吧。

3

說來,我其實對那個時代的保險業務員深有怨念。

他們找到了給孩子買保險這個切入點,說動了很多對保險一無所知的父母,擠出一大筆錢給孩子投保。

但他們從不傳遞正確的保險理念,僅因為給孩子買保險這一招好用,就一直復用,知道說動父母給自己投保難,就鼓勵父母把錢都砸在孩子的保單上。

但父母們這么做,其實會留下極大的風險隱患。

因為保險解決的是經濟損失的問題??梢韵胍幌?,一個家庭,誰發生了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最大?

當然是最能賺錢的兩個成年人。他們是家庭的經濟命脈,如果他們發生了風險,那么家庭的現金流就斷了。

而孩子沒有獲取經濟收入的能力,他們發生了風險,即使沒有保險,也有父母作為兜底。

只給孩子投保,或者把保費預算大頭都讓給了孩子的話,那如果父母發生了風險,孩子一樣會面臨生活費斷續、教育費斷續的風險。

所以家庭配置保險的優先級,永遠是按各人經濟收入的高低情況來定的。

從家庭風險管理的角度講,孩子的保障優先級,要遠比經濟支柱低得多。

這也恰恰說明了,在保險配置這件事上,正確的決策跟情感決策往往是相悖的。

4

除此之外,很多保險業務員給父母們推薦的保險,也是一言難盡。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出于對孩子的愛,買了實際并不重要,也沒有保障價值的產品。

比如最典型的,壽險。

因為孩子不承擔經濟責任,自然不需要任何壽險責任,包括主險是終身壽險,或者含身故賠保額的重疾險,統統沒有必要。

而且為了防止某些父母不當人,國家對未成年身故賠付進行了限額,10歲以下身故保額不能超過20萬,10-18歲身故賠付不能超過50萬。

受限于這條規定,如果父母給孩子買的是終身壽+重疾的產品,就會出現買不到高保額的情況發生,如果孩子真發生了大病風險,其實這點保額,無濟于事。

比如10歲以下兒童最高發的重疾 白血病,治療費甚至可以上百萬。

另外,還有一些業務員,為了達成公司的單品業績目標,在孩子沒有保障的情況下,讓父母給孩子買教育金,而且讓父母能掏多少掏多少。

但教育金起到的最主要作用,是強制儲蓄、穩定生息,俗稱給孩子的未來留一筆錢,用于給孩子出國留學、支付房產首付、或者作為大學的生活費。

教育金在一定程度上能對抗孩子的教育風險,但是不是什么剛需,對大部分家庭來講,解決教育問題并不難。

真正需要關注的是,那些發生一旦發生在孩子身上,經濟財務不可承受的風險,比如沒錢治病。

所以教育金的配置優先級,永遠排在保障類產品之后。

人身健康險,才是給孩子投保的必配。

總結一下,父母給孩子配置保險的原則有3點:

1. 先給家庭經濟支柱投保,父母才是孩子的天;

2. 孩子沒有經濟收入,不需要身故責任;

3. 優先滿足人身健康險,再考慮教育金。

這篇主要是想,吐槽一下行業亂象和說一下大多數父母給孩子買保險的誤區。

今天是兒童節,祝各位寶寶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