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買到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買禮物 > 正文

買禮物

年輕人的送禮焦慮:情感的交流,比物質的交換更重要

nalinengmaidao2024-05-02買禮物263
每逢佳節愁送禮,年輕人又確診了新型焦慮。中秋節將至,不少年輕人在社交平臺上表示,過節送禮的壓力越來大。不僅春節、中秋這些傳統節日需要送禮,就連婦女節

每逢佳節愁送禮,年輕人又確診了新型焦慮。

中秋節將至,不少年輕人在社交平臺上表示,過節送禮的壓力越來大。

不僅春節、中秋這些傳統節日需要送禮,就連婦女節、圣誕節的禮物都在內卷,由此產生了“送禮焦慮癥”。

一年沒見過幾次面的親戚,不知道怎么送、送什么,禮輕了又怕不到位,禮重了又嫌虧。

還有網友吐槽,新婚后兩人節日送禮壓力太大,給雙方父母親友送禮達到了16家,平均每家花費近2000元,年輕人在送禮上需要承擔的經濟壓力也越來越重。

國人講究禮尚往來,每年需要送禮的理由實在太多,親戚往來、孝敬師長、戀人紀念……

怎么把禮物送得有新意,又有審美。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搞不懂“送禮”這門學問,一些社交平臺趁熱推出了“送禮指南”,教年輕人怎么有效送禮。

在一些場合里,禮品之間似乎也達成了一種循環,上午一箱熱乎的禮品剛到手,下午可能就被拎去了別家,兜兜轉轉不知花落誰家。

這樣流于形式的送禮方式,像一場看不見的“情緒勞動”,奔波在親友長輩之間。

年輕人一邊反感這些“流水線”送禮,一邊又暗自擔心不送禮會影響關系,實在讓人左右為難。

其實,困擾人的不該是禮物,而是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內耗,以減少自己在社交中的情緒損耗。

禮物本身是心意的鏈接和載體,比起禮物,我們更在意的是心意。

戀人之間互送禮物,不僅讓彼此交換驚喜,更能感覺到被對方用心對待......

與其過分糾結“完美禮物”,不如放下負擔去感受,不被焦慮和功利包裹,讓這份心意包裹著簡單純粹的快樂,帶著祝福抵達對方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