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和山藥有什么區別?嬰兒輔食山藥粥的做法?
山藥作為冬天的日常飲食食物之一,可以滋腎養生,預防心血管疾病等,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牛蒡和山藥有什么區別?嬰兒輔食山藥粥的做法?
牛蒡和山藥有什么區別
藥效區別
1、牛蒡苦,寒,入手太陰經。牛蒡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解毒消腫之功效。屬于解表藥中發散風熱藥。牛蒡預防風熱感冒。牛蒡祛風熱,消腫毒。治風毒面腫,頭暈,咽喉熱腫,齒痛,咳嗽,消渴,癰疽瘡疥。
2、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山藥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山藥用于脾胃虛弱,飲食減少,便溏腹瀉;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婦女脾虛帶下;肺虛久咳咽干;腎虛遺精、尿頻;消渴多飲。主治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氣虛燥、痰喘咳嗽、腎氣虧耗、腰膝酸軟、下肢痿弱、消渴尿頻、遺精早泄、帶下白濁、皮膚赤腫、肥胖等病癥。
外表區別
1、牛蒡為二年生草本植物,高1——2m.形狀像樹根,直長,分叉少,表面粗糙,橫切面有樹根一樣的“年輪”形狀。
2、山藥中藥材稱淮山,淮山藥、懷山藥等。根莖粗,直生,長可達1米,表面除了絨毛似的根須外,相對牛蒡表面較光滑,非常脆,用指甲可非常容易“掐”一個凹坑,容易掰斷,橫切面無“年輪”形狀,掰開后切面山藥汁粘稠而牛蒡無此特征。
所以說,山藥和牛蒡,我們通常食用的部分一個是地下莖,一個是肉質根。另外,從外觀看,牛蒡比山藥要細長一些。
嬰兒輔食山藥粥的做法
用料:小米50克、鐵棍山藥80克、水300克
食材準備好,給出的量是2人份。小米洗凈,不要過度淘洗,以免其中的B族維生素過多流失。
先把300克水燒開,入小米煮。燒開后轉小火,煮小米粥要注意別煮糊了,并一會就攪拌至鍋底,避免焦沾鍋。這時候開始處理鐵棍山藥,去皮、洗、切的時候都戴上一次性的塑料手套,以免山藥的汁液粘在手或手臂上引起搔癢或過敏反應。沒有手套套個方便袋也行啊。
TIPS:
1. 山藥不要事先切好,待到要放時再切也不遲,否則早切易氧化變色。
2. 山藥導致手癢,這主要是因為山藥里面的角皂素跟植物堿容易讓人過敏。白醋可以有效緩解因處理山藥引起的過敏。
小米煮5分鐘后,入山藥一起煮。
TIPS:
山藥富含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以及微量元素,具有增強寶寶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時它又能幫助消化、強健體魄,特別適合嬰幼兒。
小火慢熬10分鐘。
可以出鍋了。想要更軟爛關火再燜一會。9個月以下的寶寶,煮好的粥入料理機打成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