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衣服有什么危害?我們該如何識別和降低衣服的潛在危害?
近年來,央視等媒體頻頻曝光毒衣服,如聯(lián)苯胺、芳香胺、甲醛等超標,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威脅。
許多消費者感到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如何識別毒衣服,更不知道該如何降低衣服的潛在危害。本文將為你揭示毒衣服的危害,教你如何識別和降低衣服的潛在危害。
一、毒衣服的危害
毒衣服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質,如甲醛、芳香胺、聯(lián)苯胺等,這些物質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長期穿著這些有毒衣服,不僅會引起皮膚過敏、呼吸道疾病等癥狀,嚴重超標的甚至還可能致癌。
比如2022年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對服裝展開抽查,從一家女裝公司的產(chǎn)品中,檢測出聯(lián)苯胺超出標準27倍,甚至可能改變DNA結構。
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毒衣服的危害,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二、如何識別毒衣服
1、看吊牌:消費者在購買衣服時,一定要仔細查看吊牌,特別是安全技術類別是否符合國家標準。成人服裝的標準是GB18401,嬰標準是GB31701,實在記不住也可以看具體類別,A類為嬰幼兒服裝標準,價格貴,但是安全指數(shù)也較高,B類是可以直接與皮膚進行接觸的紡織品,C類則可能會含有少量甲醛,有條件的話盡量少買。
2、看顏色:過于鮮艷或過于暗沉的顏色可能是為了掩蓋面料瑕疵而故意調整的,因此要特別小心,如果實在不放心,就盡量少買這一類的衣服。
3、聞氣味:剛買的新衣服因為少量殘留一點制作過程中產(chǎn)生的化學產(chǎn)品,通常會有一定的氣味,但如果氣味刺鼻、濃烈,則可能是甲醛等有害物質超標的表現(xiàn)。
4、摸手感:手感粗糙、質地不均勻的面料可能含有較多的化學殘留物。如果面料過于柔軟或過于滑溜,可能存在問題。
5、了解品牌信譽:選擇知名品牌的衣服,可以降低購買到毒衣服的風險。比如曾經(jīng)就有售價兩三百元一件的童裝檢測出有害物質超標。
6、選擇正規(guī)平臺:在網(wǎng)購時,由于無法親自觸摸、感受面料的質地,因此難以準確判斷衣物的品質。建議選擇正規(guī)的購物平臺和信譽度高的賣家,比如天貓官方自營店、京東自營店、青創(chuàng)網(wǎng)的自營倉、工廠直供等渠道,并注意查看其他買家的評價和商品描述。有些發(fā)貨極慢,價格超低的,也盡量不要買,不排除有饑餓營銷和引流狀況存在,但買到毒衣服的概率也大大提高。
7、不盲目相信進口品牌:可能有人會說,國產(chǎn)的毒衣服多,那我只穿進口衣服應該沒問題吧?所以很多人會選擇代購或到進口品牌專柜買。但這并不保險。
曾有報道,2017年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就曾截獲一批進口服裝,其中某大牌內衣,被檢測出不符合安全標準,銷毀了約5.5萬件,而且出現(xiàn)過類似情況的不只這一家。而且網(wǎng)絡代購也很容易買到洋垃圾,有著潛在的病菌和二次殘留物風險。
三、如何降低衣服的潛在危害
1、盡量購買淺色衣服,因為淺色衣服在生產(chǎn)過程中使用的染料較少,有害物質含量相對較低。
2、新衣服買回來后,尤其是貼身穿的衣服,最好先浸泡、洗滌后再穿,以降低有害物質殘留量。
3、定期清洗衣物,保持衣物的清潔衛(wèi)生,有助于減少有害物質的殘留。
4、選擇通風好的衣柜或衣櫥存放衣物,避免衣物長時間密閉存放,減少有害物質的釋放。
5、對于已經(jīng)穿著過一段時間的衣服,尤其是貼身穿著的內衣褲和襪子等,應定期更換、清洗和晾曬,避免長期穿著同一件衣物。
6、對于一些特殊材質的衣服,如羊毛衫、羽絨服等,應按照廠家提供的洗滌方式進行清洗,避免錯誤的洗滌方式導致衣物變形或二次殘留有害物質。
四、結語
當今社會,毒衣服已經(jīng)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雖然通過了解毒衣服的識別方法和掌握降低衣服潛在危害的方法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毒衣服的危害。
但是因為很大一部分人對毒衣服并不能很好的鑒別,所以,除了消費者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對毒衣服的警惕性,從源頭上避免購買到毒衣服外,更需要生產(chǎn)企業(yè)提高社會責任心,不生產(chǎn)毒衣服,更呼吁國家有關單位能加強對企業(yè)的監(jiān)督和管理,從源頭上杜絕毒衣服的產(chǎn)生。這樣才能讓消費者放心買衣服,安心穿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