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買到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購物指南 > 正文

購物指南

濟南大學生網購:除了父母什么都網上買占生活費一半!

nalinengmaidao2023-10-30購物指南183

雙十一要到來

每年雙十一銷售額都要破紀錄!

2016年上半年重點大學網購排行榜

山東僅兩所高校上榜

山東大學排第63名、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排第85名。

山東人有勤儉持家、花錢保守的傳統,駐魯高校的學生也深受影響,花錢比較節儉。

淘寶頭條指數負責人分析

山東學生比較節儉的花費是咋樣的?

根據調查

山東的學生每月網購費用

占生活費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不等。

男生女生消費大不同哦:

女生愛買衣服雖然經常栽過跟頭。

男生更喜歡網貸,電子產品。

以山大學生為例,

收廢品大叔每周末滿載而歸

進入10月份,山東大學學生小真已經在網上買了4件衣服,每件金額都不超過100元。買的全是單衣服,厚衣服計劃‘雙十一’打折再買。四件加起來三四百元,這代表了小真月度網購支出的平均水平,她一個月的生活費在1500元左右。

山大中心校區利用午飯時間前來取快遞的學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健 郭立偉 攝

小真說她的舍友莎莎除了父母什么都網購。莎莎一個月生活費2000元,最多一個月網購支出達1000元,剩下的主要用來吃飯。除衣物、化妝品之外,水果、零食、裝飾品都是她的網購對象,最初讓小真大跌眼鏡的是,莎莎夏季每個禮拜固定網購一箱礦泉水,然后自己從一樓搬到三樓。

我1-2星期清理一次陽臺,全是網購倒騰的廢紙殼。以前直接把廢紙殼扔掉,后來聽從舍友建議,莎莎把廢紙殼當廢品賣,反正也得下樓倒垃圾,順手下去賣了也不費勁。

四毛錢一斤,莎莎第一次就賣了2塊錢。收廢品大叔都認識我,沒有特殊情況的話,每個周末都到樓下收我的廢紙殼。像她這樣的學生,在整個宿舍樓上并不少見,收廢品大叔每次都能滿載而歸,看來樓上有很多習慣相同的人 。

大學生網購受季節影響非常顯著,換季基本是網購高峰期。一般暑假和寒假在家,很少網購。像現在這個季節,秋冬衣服普遍較貴,就是我一年中網購花費最多的時候。夏季網購最多的是水果和飲品。莎莎說。

雖然是男生,但林宇一個月網購花費四五百也很正常,每月網購支出差不多是生活費的三分之一。

《中國高校校園快遞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2000多所高校人均網購額為1100元,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11高校的人均網購額為1500元,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6%,985高校人均1650元。雖然經常網購,莎莎卻很少算一算自己一年在網購上的總支出,可以肯定的是,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一口氣買三件衣服沒穿過就打入冷宮

有時候在校園里,看到同學穿著款式比較新穎的衣服,也想自己嘗試一下,小真不好意思地說。她給記者看了一個今年8月30日的天貓訂單,這一天她一口氣下了三個訂單,全是衣服,價位在70-90元之間。

山師千佛山校區里領快遞的女生,有的一次領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健 郭立偉 攝

買的時候想著,如果不合適就退掉,但是收到以后,就懶得退了,想著以后沒準還能穿上。但這三件衣服,被她壓在了衣柜最下面,現在已到秋季,卻從來沒穿過,可能以后也不會穿。

學生的收入畢竟有限,款式和質量難以兼得,所以大部分將款式放在第一位,這樣每年衣物新陳交替的速度就會加快,去年的衣服,今年再看就會顯得老舊,加上質量不如意,只能再買新的。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加,小真的穿衣品位也在慢慢變化,去年的衣物,她更加看不上眼,漸漸被打入冷宮。

相對于女生,男生在購物選擇上相對理性。林宇網購最多的就是運動服飾,但凡網購,就沒對質量抱很大的期望,正版就更別想了,如果想買貴的就直接去實體店。林宇對自己的網購目標非常明確,最多比較三四家,直接下單,收到后也比較符合期待,一年下來退貨率很低。

網購

也能積攢經驗和人脈

作為一個資深網購達人,莎莎更多的是將網購當做了一種生活方式和樂趣。以買衣服為例,你在搜索頁面輸入一個關鍵詞,可能會彈跳出成千上萬個款式,怎么從這些款式中挑選出性價比最高的那種,就代表你網購的水平。女生的網購史,都是一部血淚史,沒買過幾十件殘次品很難獲得成長。

在莎莎的收藏夾中,收藏了上百個店鋪,店鋪更新基本每天都看,比較各個店鋪的款式和購買量,她竟然慢慢總結出一套自己的生意經。再加上自己經常收發快遞積攢的快遞員人脈,她想下學期利用課余時間跟在海外留學的同學一起做海外衣服代購,店鋪風格都已經形成了初步方案。

現在,莎莎已經成為宿舍的穿衣搭配小管家,負責根據每個人的風格,為舍友搭配不同的衣服,受到舍友的歡迎和肯定,她也樂在其中。

在山大中心校區北門,有一家服飾店,已經開了9年,老板張女士跟記者吐槽,這幾年生意越來越難做。除了形勢不太好,網購分走了很大的客流量。張女士記得生意最好的時候是2008年左右,那時周末店里滿滿都是人,現在一天下來客流量也就五六個,以老師為主。

現在的女學生心思看不懂,在店里看一圈就走了,連試都不會試。她認為是由于自己店鋪小,款式不夠多,現在網購款式多種多樣,價格還便宜,確實比實體店要實惠,更受學生歡迎。

男生

比女生更喜網貸

雖然網購次數較多,但小真宿舍6個人,沒有一個女生曾用過網貸平臺。網購一般都是根據生活費標準來的,很少會有入不敷出的情況。即便有,遇到大額支出,比如買手機等昂貴電子產品,她首先想到的是向父母伸手,這方面父母很早就教育過,生活費不夠了就跟家里說,不要自己貸款。但大部分情況,依托獎學金和勤工助學,小真基本能滿足每月的消費支出。

學校勤工助學崗位比較多,每月都有一定的收入,加上大學生兼職很常見,所以一個月200元的還款額,還款壓力應該不算大。小真說。不過,也有同學因用信用卡刷卡,出現到月底還不上款的情況,如果他開口借錢,同學都是比較愿意救急的。

網絡貸款在男生群體中比較多見,林宇用京東白條還款已經接近一年,主要是用來購買電子產品,每月還款100元左右,主要是感覺自己成年了,不想開口向父母要錢,覺得每月緊一緊,還款壓力不大。林宇談起網貸,覺得只要是正規合法機構,問題不大,這也可以培養大學生的理財觀念,但要量入為出,不要提前透支太多。

小真經常能夠在學校的廣告牌里看到校園貸款的小廣告,這些小廣告打著創業基金學車基金等名義提供無抵押無擔保下款快的貸款。對此,小真和莎莎觀點一致,目前,大學生網貸的負面新聞太多,需要大學生自己增強辨別能力,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網購應該成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負擔。

關于大學生校園借貸,

多說一句!

小鄭說,他之前惹禍,家里就花了不少錢,所以這次才沒向家里求助。

通過搜索關鍵詞的方式,在網頁與新聞客戶端中搜索有關大學生校園信貸被騙等字眼發現,前3頁中有關于大學生借貸問題的案件就達13起,涉及大學生人數500余人,涉案金額達1032.5萬元。

據報道,6月份,校園貸曝出裸條借貸,女大學生通過網絡借貸平臺借貸寶,被要求裸持(以手持身份證的裸照為抵押)進行借款,逾期無法還款則被威脅公布裸照給家人朋友。

京華時報曾報道,今年7月,北京化工大學一名95后女大學生以刷單、得絕癥等為由,欺騙80多名同學和朋友,共計近70萬元。

時隔兩個多月,10月初,湖南文理學院大四學生黃帥借用18名大學生個人信息貸款50余萬事發,校園貸問題再次引發公眾關注。同月10日,洛陽理工學院大三學生王旭(化名)告訴京華時報記者,該校學生張某借用60余名同學的個人信息貸款百余萬后休學。

14日,吉林動畫學院的學生反映稱,從去年12月至今,一個叫申季陽的人以做兼職刷單為名,讓學生通過校園貸款平臺借貸,今年8月申季陽失聯。警方表示,此案共涉及7所大學、50余名學生,涉案金額達200余萬元。

15日,河北邢臺一高校學生郭麗(化名)反映,今年5月,有人以做兼職刷單為由讓學生注冊校園貸款平臺,通過學生貸款平臺辦理貸款,向學生保證不用他們償還貸款,每單向學生返現20至50元。幾個月后,該人失聯。據了解,邢臺多所高校超過20人受騙,涉及貸款金額近100萬元。

資料顯示,被借貸人數最少、總金額最低的一起,為廣州兩名大學生兼職時被騙借貸,對方以方便日后工作為由,要求兩人下載指定APP進行貸款,二人共計被騙4萬元。涉案總金額最高的一起,大學生共計50多名,涉案金額200余萬元。其中,涉案人數最多的一起,被騙大學生達百余名。其中,河南大學生鄭德幸、廣西大學生陸宗愉二人因無力償還欠款,分別于今年3月9日、10月9日自殺身亡。

是誰在用校園貸?

據了解,校園貸通常分為三種:

一是專門針對大學生的分期購物平臺,如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還提供較低額度的現金提現;

二是P2P貸款平臺,用于大學生助學和創業,如投投貸、名校貸等;

三是阿里、京東、淘寶等傳統電商平臺提供的信貸服務。

調查顯示,借貸的學生主要是二本、三本院校,其次是大專(高職);且月生活費在1000元至2000元的學生為借貸的最主要群體。

學生借貸的最主要用途是什么呢?調查顯示:貸款的首選用途是購買手機、相機等電子產品,占33.1%;其次是用于某個階段超支的生活費,占18.0%;第三是開學階段的學費、雜費,占16.1%;第四是交友的支出,占7.10%;第五是娛樂的支出,占5.8%。

雙變量的數據分析顯示,女性購買服裝、包袋的支出超過男性4個百分點;月生活費在1001元至2000元的受訪者借貸購買手機等電子產品的超過4成。顯然,這個群體的受訪者有購買手機的欲望,且自己感覺通過分期付款能夠承受;在讀研究生的借貸用于超支的生活費的受訪者超過平均值7個百分點;借貸用于支付學雜費最多的是月生活費用在1000元及以下的受訪者。

大多數學生借貸以后如何歸還呢?

調查顯示,受訪者首選是主要由自己打工歸還,其中女性受訪者超過男性受訪者5個百分點;其次是臨時借貸,等到家里給生活費再逐步歸還;第三是一旦遇到歸還困難,就借新貸還舊貸;還有近2成的受訪者表示,等到獎學金發放歸還;還有近1成的受訪者表示,無所謂,家里會兜底的。

受訪者朱先生表示:學生借貸,最容易出現問題的是借新貸還舊貸。還有就是借貸以后,長期不歸還。目前出現的極端案例基本與此有關。

那么,借貸的學生還貸逾期的情況如何?調查顯示,回答您或您的同學好友有沒有拖延還貸的現象這一問題時,有37.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熟悉的人有逾期還貸現象,甚至因此導致利息超過本金的情況發生;有32.6%的受訪者表示,不是很清楚;表示自己和熟悉的人當中沒有逾期還貸現象的為30.2%。

對于逾期還貸的現象,受訪者有兩種解釋。受訪者陳小姐表示:逾期還貸表明,有些借貸者的‘財商’有問題,借貸的時候不考慮自己的還貸能力,到期手頭沒有錢,只能逾期。

受訪者張同學則有不同看法,他說:其實,大部分同學的逾期并不是有意的,有的是忘記了,特別是男同學。有的則是一時手頭緊,過幾天也是正常的。特別是有些借貸公司開通了手機提醒功能以后,逾期的現象應該大大減少了。

校園貸蓬勃生長的理由

不管是按期還貸,還是偶爾逾期,或者久拖不還,受訪者對于借貸的利息和違約金等費用普遍感覺太高了。認為違約金太高的達56.4%;認為合理的為18.9%;表示沒有比較過的為24.7%。認為利息太高的為55.7%,認為服務費過高的為38.0%。只有手續費一項,認為合理的受訪者超過了認為手續費過高的受訪者。

問題是,盡管受訪者認為利息和違約金太高,為什么還要借貸呢?

調查顯示,52%的受訪者表示,網上的校園貸門檻低,手續方便;其次,是直接可以貸到現金;第三是到款速度快,有受訪者表示,最快的只要幾個小時,貸款就能到賬。另外,有關公司通過在學校設攤,由高年級學生地推,也得到學生、尤其是入學新生的信賴。

《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出臺 校園貸市場正在瓦解

隨著監管之聲的臨近,校園貸市場的重負越來越大。不少平臺直接選擇放棄校園貸業務,也有平臺雖未放棄,但轉型、升級比比皆是。近日,分期樂宣布升級為樂信集團,保留了年輕人互聯網消費金融品牌分期樂。這個從校園貸起家的分期平臺,在繼續校園貸業務的同時,更將著力發展白領、藍領群體。

一位校園貸業內人士認為,做校園貸風控系統尤為重要。重點大學并不意味著壞賬率更低。該業內人士介紹,在核準合理額度的同時,也要防范商戶套現等騙貸問題,很多平臺因詐騙而垮臺。

自3月份有學生因欠款60多萬校園貸而自殺后,教育部、銀監會等部委多次發文提示風險,多地地方金融局也下發配套細則。在上周銀監會等十五部委聯合發布的《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中,校園貸更是與房地產行業并行,列入了重點排查領域。

深圳市互聯網金融商會秘書長張國棟稱,校園貸從2014年開始興起。該產品之所以能出現,還是因為有市場需求。目前,整個互聯網金融是小額分散的形式,很多都是信用貸,如貸款者未能如期還款,逾期的利息將越滾越大。他認為,貸款平臺在嚴格審核人證合一、核實貸款匯入貸款人賬戶的同時,更要盡到風險提醒的義務,讓大學生明白不能如期還款的后果,讓他們明白風險所在。

張國棟稱,很多平臺在做大學生校園貸的時候只注重把量做大,把市場鋪開,但對借款人的風險提示做得不夠。

專家建議:最好別用!

中山大學金融系黃教授表示,從行業角度說,大學生的確屬于比較優質的貸款對象。但我不明白為什么大學生要從網絡平臺借款?與傳統銀行給予大學生的信用貸款相比較,網絡平臺貸款的利息和手續費都要高,且信息不透明。黃老師說,不太贊成大學生為了提前消費或者做生意,甚至借錢炒股來貸款。這種貸款不但給自己增加壓力,產生違約的話也很容易追溯,得不償失。

廣東財經大學張老師建議,應加強對大學生基礎金融知識的教育,提高學生風險意識,培養學生的財商。大學生只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識、消除懵懂的借貸心理,才能理性借貸,不被一時的享樂沖昏頭腦。

(編輯:翟元昊)

山東高考直通車6群389378344

山東高考直通車5群273352204

山東高考直通車4群461213065

歡迎您的加入??!

山東高考直通車推廣合作:

座機:0531-85196575

Q Q號:409987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