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買到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購物指南 > 正文

購物指南

天檢小課堂:網購買到假貨,消費者如何維權?

nalinengmaidao2023-10-22購物指南147
來源:【新華法治】網購已經成為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消費者偶爾會遇到買到假貨的情形,應該如何維權呢?

來源:【新華法治】

網購已經成為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消費者偶爾會遇到買到假貨的情形,應該如何維權呢?

在購物過程中注意保留相關的證據,收貨后及時驗收,發現有質量問題要及時固定證據。

一旦購買的產品出現問題,疑似假貨,可以先按照平臺的相關規定維權,與商家協商解決,也可以選擇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或者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必要時還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維權。

相關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四條

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費者的承諾的,應當履行承諾。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或者服務者追償。

3.《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4.《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

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于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經營者追償。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本文來自【新華法治】,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