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一鍵下單、半小時送藥上門…...網上買藥成潮流
近日,30歲的梁先生深夜突發胃疼,可住家附近藥房都已關門。情急之下,只好通過網上買藥,僅半個小時快遞員就送來了胃藥,梁先生這才度過難關。事后梁先生才明白,身邊很多人從網上購買常備藥,甚至成了潮流。
隨著移動支付和快遞外賣的興起,線上藥店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手機一鍵下單,最快半小時送藥上門。線上買藥、快遞(外賣)送到家,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很多年輕人熱衷于線上買藥??伤幤凡皇瞧胀ㄉ钣闷罚W上購藥性價比如何?需注意哪些事項?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觀音橋泉源堂藥房可網上一鍵下單買藥。
半夜胃疼 線上購藥半小時送達
2日,記者聯系上梁俊,家住在渝北紅石支路歐鵬花園小區。他介紹說,5月31日凌晨1點突發胃疼,他知道這是胃炎犯了,喝了熱水不頂用,必須得吃胃藥,可家里的胃藥都已用完,我下樓去找了附近的三四家藥店,全都關門了。
這時,女朋友趕緊從美團上下單給他買了兩盒胃炎康膠囊,快遞信息顯示從觀音橋一家藥房發出,大約30分鐘就能送達。的確,僅半小時,快遞員就送藥上門了,梁俊服藥后,胃疼立刻緩解。
這次的經歷讓梁俊感慨不已,他說,以前有啥不舒服基本都是去醫院或者藥房買藥,已經習慣買一些常備藥。之前沒想過會有這種突發情況,而且還在深夜,買不到藥很麻煩,幸虧網上可以買,還送藥上門。
此后,梁俊把這事告訴給了同事,大家都說他out了,原來周圍很多人都有網上買藥的經歷,有些家庭常備藥大都在網上買。
走訪:
網上購藥普遍比實體便宜
昨天,記者走訪了江北渝北部分藥店發現,由于實體藥店需要房租、人力等成本,其所銷售的藥品要比網上藥店價格貴一些。在觀音橋步行街泉源堂藥房,一盒小兒熱速清顆粒售價26.3元,外賣APP售價22元;一盒銀翹解毒片售價13元,而外賣APP售價10.5元。在渝北松樹橋一家萬和藥房,一盒布洛芬膠囊售價33.6元,而線上售價26元,足足便宜了7塊多。不過也有例外,在花卉園萬和藥房,250克阿膠糕折后價590元,而線上價格在800元左右。
實體藥店進藥有很多中間環節,而網上藥店大多是直接從廠家拿藥,省去了很多中間環節。龍溪街道新輝藥房的銷售員劉靜說,疫情發生后,酒精、口罩等需求旺盛,店里很多顧客都是手機下單,以前線上兩三天一單,現在幾乎每天有三四單。
除了售價相對便宜外,便捷也是網上藥店受歡迎原因之一。劉靜告訴記者,如今大的藥方例如萬和、桐君閣、萬家燕等都開辟了線上買藥渠道,顧客打開手機上美團、餓了么等APP,一鍵就能下單購買,時間顯示半小時就能送達,真正打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
記者通過美團APP搜索藥品發現,線上藥品種類會比較多且齊全。還可根據定位,優選推薦就近的藥房線上購藥。以記者家附近的泉源堂藥房為例,線上藥品就有二三十個分類,包括感冒用藥、皮膚用藥、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兒童用藥等,幾乎涵蓋了你所有想要買的藥品,而且還有滿減優惠。
不過,線上買藥也有缺點,記者看到一些處方藥有嚴格限制要求,必須提供醫院醫生的處方證明,需要1-3天的時間才能送藥到達,還說明要求在醫師、藥師等專業人員監督或指導下使用,并且社保卡不予報銷。
調查:
年輕人熱衷于網上買藥
昨天,記者在觀音橋一家桐君閣藥房遇見35歲的胡女士正選購鼻炎藥,她說:有時犯病非常難受,住家附近的幾家藥店都沒有這類藥買,只有跑這兒買。當有人說網上也可以購買,還送藥到家,胡女士非常好奇,隨即找到店員咨詢網上購藥操作流程。
29歲的鄭成友,家住石馬河,他說:有一次晚上發燒,身體很難受不想出門,在餓了么上下單買的退燒藥,非常方便。家住兩路31歲的楊小姐身體不太好,經常受寒感冒,家里離不開三九感冒靈,經朋友推薦后,她開始嘗試網上購藥。一開始不太放心,總覺得實體店更踏實,試過幾次后覺得挺靠譜的,省時省力,如今很多家庭常備藥都是網上買。
今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浙江省消保委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了一次網絡問卷調查。調查顯示,53.15%的受訪者在網上購買過醫藥用品。疫情發生后,網上購藥用戶增加了16.86%。
的確,在咱們重慶,年輕人更熱衷于網上買藥,便宜便捷、夜間也可買藥是主因。此外,網上藥店還能買到比較難見到的OTC藥品,并且可以保護自己的隱私。
▲受房租人工成本影響,花卉園萬和藥房所賣藥品比網上貴一些。
提醒:
網上購藥需注意這些
如今,網上購藥已成為新的潮流,小到傷風感冒,大到重病新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上買藥。然而,藥品不同于普通生活用品,為了自己的生命健康,不得不注意。
第一,核實網上藥店資質。能在互聯網上銷售藥品的店,必須要有藥監部門審批的兩證,而且必須是藥品連鎖零售企業,未經監管部門審批是非法的。
第二,學會網站查詢藥品真偽。為避免買到假藥,除了查看資質,更要學會利用網站查詢確認藥品真假。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的首頁,從查詢——藥品進入查詢。
第三,盡量不在網上買處方藥。在問過對處方藥監管更嚴格,須憑醫生處方購買和使用,一般消費者或藥師不具備判斷病情和處方用藥的能力,所以盡量不在網上購買處方藥品。
第四,切忌貪便宜囤藥。網上很多商家對藥品進行打折促銷,這時消費者要有所警惕,盲目購買和使用,可能有藥品過期的風險。
點評:
網上買藥須細化監管
重慶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張豪表示,網上藥店最早從銷售體溫計、血壓計等醫療器械開始,逐漸發展到和線下實體店一樣的各類藥品銷售。尤其疫情期間,線下渠道風險提升,線上也就自然受追捧。疫情過后,網上買藥也就成了許多的人消費習慣。與此同時,不乏一些擔憂聲音,例如售假問題,處方藥問題。
張豪認為,從長遠看,線上藥店消費市場空間廣闊,在方便消費者的同時,保證用藥安全是絕對第一位,所以需要細化線上售藥和購藥的監管,例如在互聯網醫師、執業藥師的資質審查,互聯網藥品交易資格審查等方面,不斷發現問題,不斷規范行業標準。
都市熱報-廂遇記者 郎建榮
編輯:戴林
校審:周圓
值班:嚴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