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藥店人都在想辦法為您買到急需藥
家里的降壓藥要斷了,請問哪里能配到小朋友突然拉肚子,怎么買到適合兒童的止瀉藥過敏性鼻炎患者常備的開瑞坦用完了,哪里能買……最近,很多市民家中一些常備藥品出現短缺,買藥難問題凸顯。滬上一些零售藥店發揮社區店優勢,確保保供門店正常營業,想方設法擴大購藥渠道,盡可能滿足更多居民的購藥需求。
華氏大藥房 建群開團購都用上了
華氏大藥房旗下門店在上海有480多家,只要符合相關規定,我們就盡可能把零售藥店開出來,目前已經開放了73家門店。這些門店閉環管理,員工吃住都在店里,每天做抗原檢測,根據周邊社區要求及時做核酸。華氏大藥房負責人許曄介紹,最近開出來的藥店都是高負荷運轉,公司一周2次為駐店員工配送生活物資。
這些緊靠社區的零售門店,承接了大量社區居民的配藥需求。居民可以通過美團、餓了么等第三方平臺下單,藥店接單后馬上分揀,再由外賣小哥送到社區。店里還有24小時購藥熱線,碰到老年人不會下單的,店員會幫他們叫閃送等。有些藥房是醫保定點藥房,店員跟社區志愿者對接,由志愿者把居民的醫保卡集中帶過來,店員負責一筆筆刷卡購藥。
華氏大藥房目前在黃浦、徐匯、靜安等8個區開通了微信群,群里面有消費者和藥師。封控在家的藥師加入微信群,回答居民各種用藥咨詢。如果附近藥店有居民所需的藥品,消費者就能直接在線上平臺下單,由門店藥師配好藥,平臺騎手送到社區。
4月14日起,華氏大藥房還開通了社區團購渠道,提供家庭常備用藥、檢測防疫防護、恢復用藥三種套餐。比如,常備藥套餐里有氯雷他定片、鋁碳酸鎂咀嚼片、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片等。
許曄介紹,前期居民急需藥品主要集中在防疫防護類藥品,從4月5日開始,降壓藥、抗過敏藥、腸胃類用藥等家庭常備藥的需求猛增。他坦陳:居民購藥需求太大,目前的配送能力還遠遠不夠。我們只能想方設法擴大渠道,提高配送能力。我們把不處于封控狀態的司機和配送人員全部調動起來了,也加入到社區配送隊伍中。
徐匯掌上藥店 與志愿者共組配藥群
徐匯區市場監管局在3月23日上線徐匯掌上藥店,通過手機掃描相應二維碼,幫助居民快速方便查詢家附近藥店是否營業,以及能否提供送藥到小區服務。最終,再由小區志愿者接力補上最后一棒,送到居民手中。
‘徐匯掌上藥店’上線后,店員既要接掌上藥店的電話,還要接線上訂單,還要負責配送,工作量大幅增加。上海第一醫藥匯豐大藥房有限公司羅香藥店店長姜文瑜告訴記者,每天店里接電都超60、70個,一天配送量在40單左右。訂單量比較集中后,店員就開始輪流送,遠的就騎自行車,稍微近一點的就走路送去。姜文瑜說,有些實在太遠的,也會跟顧客對接,是否叫跑腿代購,不同意的就退單。
留守的店員還要給一些來配藥的小區志愿者找藥。長橋二村居委后來就主動對接我們,小區志愿者、居委主任、店長、藥師就組建了一個配藥群,每天都由志愿者提前一天收集配藥的需求,做成表格,藥師再進行反饋,第二天哪些可以送到小區門口。姜文瑜說。
因為周邊小區老人較多,在4月1日最后一天上班日,姜文瑜已儲備足了大量心腦血管、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藥品,感冒、咳嗽的中成藥日常就有備貨。
上海老百姓大藥房 店長當起小區送藥員
上海老百姓大藥房總經理王豐介紹,目前網點開門營業的數量占門店總數約三成。居民可通過小程序在線下單。一些社區門店開通了微信群,店長負責統計群里的各類用藥需求,幫居民配藥。
天鑰橋路店店長李嬋媛主動當起了小區送藥員。前幾天,附近小區有一位阿姨突發哮喘,家人急忙通過掌上藥店聯系上李嬋媛,急需購買藥品舒利迭。她接到電話后立馬拿了藥騎上小電驢直奔該小區,經過社區門口志愿者的接力,不到10分鐘時間就把藥送到了阿姨手上,阿姨用藥后癥狀逐漸緩解。
定西路店店長蘇靜封控前一直當志愿者,為周邊居民送藥。有天半夜接到一位顧客來電,說自己母親長期臥床,三天沒有大便,急需開塞露。當時也找不到騎手接單,我就自己送過去了。還有附近一個獨居老奶奶,有發燒癥狀,樓上小姑娘向我求助,我帶了連花清瘟和一些酒精就送過去了。
封控后,蘇靜也只能足不出戶,她就線上收集周邊居民需求,遙控指揮店員配貨。店員曹子建已經在店內在崗十來天。吃飯不用發愁,公司會送過來。就是洗澡不方便,晚上睡覺睡不踏實。最近,他和另一名店員從早上8點忙到夜里12點,線上收集訂單、在店里分揀藥品、再打包、與騎手交接。有時候凌晨一兩點還有騎手來店里取藥。附近一些居民買不到藥,我們也很著急,配送能力確實很難跟上需求。
本報記者 葉薇 裘穎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