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大家:如何挑到最好吃的山竹?
雖然在網絡上碼了很多挑選水果小妙招,但依然不太會挑水果——假裝我很懂地站在水果攤前看半天,最后選了幾個長得好看的......

尤其是想買身價不菲的熱帶水果時,更怕買到壞的,給我本不富裕的錢包雪上加霜,而挑熱帶水果時最令我緊張的,就屬山竹和榴蓮了。跟開盲盒一個心情。
不過呢,我最近仔細研究了一把,大概知道怎么能挑到質量上乘的山竹了。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保你以后挑山竹不踩雷!

封建帝制一家子
都知道榴蓮是熱帶水果之王,但很少有人知道它還有一位王后——山竹。這封建帝制兩口子是怎么來的呢?不好說。
但按照中國人的說法,榴蓮得配著山竹吃,因為榴蓮上火,山竹降火,天生一對。為了這點口腹之欲,錢包慘遭兩次蹂躪,也是不容易。

不過它們的生長環境相似,都喜歡溫暖濕潤的地方,能長出榴蓮的地方往往也能長出山竹。不過山竹的成長并不容易,受天氣影響較大,過冷過熱、過干過濕都影響其生長和結果。
山竹原產自印度尼西亞,它的中文正式名叫莽吉柿,也正是由東南亞地區的稱呼 manggis,音譯而來。莽吉柿(Garcinia mangostana)屬于藤黃科藤黃屬,這倆字先記好,一會要考。

山竹的花期很短,通常就一天。圖中紅色的是萼片,花瓣已經凋落了。圖片來自:wiki
藤黃屬有不少植物都能結出有硬殼包裹的漿果,而其中山竹將甜味與酸味平衡得剛剛好,格外受大家喜歡。
山竹家族中,有一位口味上的佼佼者叫阿恰恰山竹,也叫黃金山竹。阿恰恰山竹的個頭和重量都和雞蛋類似,果皮包裹著一顆果實,里邊通常只有一兩粒種子,吃起來更過癮。味道嘛~據說是山竹、龍眼、紅毛丹、荔枝的綜合風味,從沒吃過它的我,只用熱帶水果混合果汁的風味想象一下了。

山竹的兄弟姐妹中也有不少黃色的種
中國本地的藤黃屬植物還有木竹子,但它的味道就沒那么美妙了。據說能酸得人一激靈,提神又醒腦。
水果之王和王后都有了,那自然也可以有一個王儲。于是我們人為地給菲島福木安上了王儲的名號。菲島福木來自藤黃屬,而氣味接近榴蓮。這,可不就是榴蓮氣味的山竹嘛。

菲島福木
圖片來自:wiki
山竹太熟會自殺
按照我慣常拿幾個好看的挑水果思路,我可能會錯過一些山竹,比如那些皮上沾著黃色分泌物的,看起來臟兮兮的那種。
每次看到這樣的山竹我心里就犯嘀咕,這該不會是壞了吧?額,怎么好多都是這樣……

拍攝:林隨
山竹表皮上常有的黃色物質,是藤黃屬通常具備的一個特征:黃色樹脂。而這些樹脂被人類采集利用,可以制成國畫中的黃色顏料,也叫藤黃。
藤黃著色力強,沾到衣物不易清洗,山竹的紫色果殼中也有很多色素,這些色素不溶于水而溶于醇,如果不幸沾到衣服上用酒精浸泡可以洗去。

說回藤黃,對于想吃山竹的小蟲子眼中,它們先啃食到了藤黃,又苦又澀,于是會認為山竹是個難吃的玩意,就不再打它的主意了。成長不易的山竹憑借這些黃色樹脂,逃過被蟲子啃食的命運。
不過它還是逃不過靈長類——不光人會吃山竹,連猴子也知道山竹怎么吃,這是自然饋贈的美味,不吃白不吃。

猴猴:不好意思哈,榴蓮我也愛吃
圖片來自:HNNTV
如果你不吃,那山竹就自殺。和別的水果越成熟越軟不同,山竹成熟之后,會越來越硬,硬邦邦的像個石頭。
這是因為山竹成熟的過程中,細胞代謝產物木質素的不斷分泌,導致其發生木質化過程。老了的山竹,硬度可以和椰子媲美,卻沒有椰子那樣的萌芽孔,所以種子也悶在果實里直接死亡,完全就是自殺。
想要山竹不那么快自殺,目前有效的方法是冷藏保存它,可以很好地減緩木質化過程。

為了從根本上避免山竹種子自殺,我們通常采用搶先吃掉它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山竹:我謝謝你。
不過有時候打開一個山竹,會發現山竹瓣中心變成透明的了,甚至果肉全部變透明,口感較脆,這種俗稱玻璃心(不是那個玻璃心)。這是壞了嗎?
也不是,可以放心吃。甚至有的人更偏愛這種特別的口感。

果肉里出現少量黃膏還是正?,F象,如果出現大量黃膏的一般是變質了,還是忍痛扔了吧。拍攝:林隨
怎么挑到好吃的山竹?
說了這么多,最干貨的還是怎么挑選山竹。綜合我們以上知識點,你自己就可以總結出來了,但我還是再講講吧(操碎了心)。
首先是日常買菜經驗——葉是綠的還是蔫了,就能很好地反映蔬菜新鮮程度。山竹也一樣,挑的時候看看果上小蓋似的萼片,如果還是綠色的說明還新鮮,變黑了的就沒那么新鮮了。

山竹綠色的萼片代表著新鮮
其次,根據山竹自殺的知識點,從表皮的柔軟程度,我們就能判斷山竹的自殺進行到哪一步了。
輕輕捏一下山竹,果皮有彈性的更新鮮。如果整個果硬邦邦可以當手榴彈了,那就放下吧。

雖然到這一步已經足夠分辨新鮮程度了,但是咱還可以進一步看看它的果肉有幾瓣。山竹屁屁上的小花,對應著果殼內山竹的瓣數和大小。差不多大小的果子,瓣數少些,單瓣果肉就大些。
而大瓣山竹里往往藏著一枚大核,相信大家都更喜歡吃差不多大小沒核的。
知識點講完了,考試
請問下圖中的山竹果肉可能有幾個瓣?

撰文 | 林隨
部分圖片來自 | 123rf
微信編輯 | 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