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選擇孩子的玩具?為什么給孩子買的玩具,他們都不愛玩?
原標題:如何正確選擇孩子的玩具?為什么給孩子買的玩具,他們都不愛玩?
上周末帶孩子去踏青,幾個小朋友在公園里一起玩,這時一個小姑娘拿著新買的娃娃走過來,開始津津有味地和我們說她的新玩具,孩子的媽媽卻十分無奈地笑著說:天天吵著要買新玩具,但卻玩什么都是三分鐘熱度。
這話一出,立馬引起了其他幾個家長的認同,埋怨孩子什么都好,就是玩具玩幾天就沒興趣了,丟在一邊又要新的。
但對于孩子三分鐘熱度、不愛玩玩具的真相,你真的了解嗎?
1、選擇太多,反而不知怎么選
很多家長都以為,玩具多多益善,不同的玩具有不同的作用。其實過多的玩具反而會讓娃無所適從,破壞娃的專注力!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博士生導師彭詠梅教授表示:玩具并不是多多益善,而是要少而精!這樣可以調動孩子的想象力,讓一種玩具玩出更多新花樣。
那這少而精的玩具到底該如何選擇呢?答案是—益智類玩具最受歡迎。
2、笨玩具0互動、0反饋
除了選擇太多,還有可能你給孩子買了太多笨玩具!
聰明的玩具,玩法多變,還能發揮孩子的創意和想象力。
大物理學家麥克斯韋說過:實驗的教育價值與儀器的復雜性成反比。所以,針對孩子的玩具也是如此,越是開放性的玩具,更能激發孩子的創意。
3、玩玩具時缺乏父母的陪伴和互動
除了玩具太多、玩法單一以外,還有一個讓娃不愛玩玩具的原因就是——父母陪伴的缺失。
英國牛津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凱茜·茜爾娃研究后指出:即便是玩具較少的孩子,由于父母與他們在一起閱讀,唱歌和游戲的時間相對更多,所以他們要比那些玩具成山的同齡小朋友的智力水平更高。
如何正確選擇孩子的玩具?
因此在購買玩具時,要選擇不僅能滿足孩子的專注力、創造力,還能讓家長一起參與互動的益智類玩具。
夢巴格創始人Jason作為一名資深自然愛好者,而今投身于益智類玩具的研發,希望用這套動物紙模拼插,把探索自然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們的心里。
動物紙模拼插玩具通過還原真實的動物形態,讓孩子置身大自然中,紙膜拼插過程中還有關節活動的趣味互動。家長和孩子一起動手完成,還能將動物紙模帶到大自然中拍照把玩。
讓孩子在拼插中更懂動物,夢巴格拼插紙模還配有對應動物的科普知識,讓玩具不再是玩具,而是鏈接孩子探索自然世界的大門。
多則惑,少則明。孩子的世界里不可能沒有玩具,但是玩具在精而不在多,合適的玩具才能讓娃越玩越快樂!
夢巴格以自然教育為中心,將大自然重新帶回大家身邊。不僅孩子更有參與感,父母也能多與孩子互動,引導和學習,讓孩子愛上玩玩具,自然成長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