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買到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買禮物 > 正文

買禮物

《小歡喜》沙溢花8000塊給孩子買玩具,老婆胡可開公眾號教育兒,結果…

nalinengmaidao2023-05-07買禮物221

范主說:二胎媽媽不容易 最近范主和身邊朋友在追《小歡喜》,這部劇聚焦在三個家庭之間,講述了4個即將高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范主說:二胎媽媽不容易

最近范主和身邊朋友在追《小歡喜》,這部劇聚焦在三個家庭之間,講述了4個即將高考的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故事,是2年前那部《小別離》的姐妹篇。

劇里有海清、黃磊、陶虹、沙溢等幾大演技擔當坐鎮,目前的豆瓣評分是8.1,口碑很給力。

1.《小歡喜》:焦慮的媽媽,佛系爸爸

《小歡喜》里所引發的討論也不少,而焦點也自然集中在劇中的爸爸媽媽們為了孩子高考,使勁渾身解數的瘋狂一面,買學區房、拿成績說話、奮力一搏……這些著實是如今那些海淀媽媽、順義媽媽們的真實寫照。

搶占教育資源,不惜丟工作

高三一直是很多孩子學習沖刺的重要一年,為人父母該花錢時更是不能心慈手軟,拿劇中陶虹扮演的媽媽宋倩的話來說:找學區房,就等于搶占教育資源,甚至當年不限購的時候一口氣買下5套學區房。

除此之外,媽媽們還會變身后勤大軍,每日精心搭配膳食,熬雞湯、燉海參從來不在乎錢和時間,對吃穿用的照顧,甚至比嬰兒時期的孩子還精細。

當然,犧牲自然也是有的,為了讓孩子的無后顧之憂地學習,童文潔甚至還職場上被勾心斗角算計,好端端的因為請假被降級,不得不在家庭和職場上做出選擇。

成績是王道,步步緊逼

一旦對孩子前期投入多,很多父母都會產生我都讓你無后顧之憂了,你理應好好學習的想法,總是要拿孩子的成績和分數說話。覺得孩子上補習班甚至比吃飯還重要,哪怕成績進步一點兒,不是高分依然得不到她的滿意。

而劇中的作為物理老師的宋倩,對女兒英子的學習盯得最緊。眼看英子學習退步,便追到前夫家里,把孩子辛苦拼好的樂高模型砸爛,成績甚至高過孩子的愛好和尊嚴。

佛系父母依然有

劇中有多少拼死的媽媽,就有多少佛系的父母,他們的放養式教育雖然不完全可取,但他們的調劑作用,大概也能讓孩子在緊張高三生活中喘口氣。

比如黃磊飾演的爸爸方圓,總會適時煲個雞湯,從而讓焦慮的老婆童文潔暫時放下和孩子的針尖對麥芒。

而沙溢飾演的爸爸喬衛東,更是對單親家庭長大的女兒英子無比寵溺,為了支持孩子的天文夢,給孩子送各種玩具,以及天文望遠鏡,一套星戰系列的樂高千年隼,價值就要8000+。

連后媽知道后,都忍不住酸酸地說:這套玩具的錢,都夠我買個包了。

其實在生活中,沙溢也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他和胡可及兒子安吉、小魚兒,組成了讓人羨慕的一家四口。

她們的兩個兒子安吉和小魚兒,乖巧懂事的哥哥,和萌萌噠弟弟,活潑又可愛,相當招人喜歡。

這幾年,胡可的身份也越來越多,除了是演員、主持人之外,她還成了童裝品牌Del Handro的主理人,一邊在《如懿傳》等熱門電視劇中出演重要角色,一邊為自主品牌籌備3年之久。

不過除了以上那些,胡可最為自己驕傲的身份還是媽媽。她還會經常會分享一些自己的育兒心得,以及和孩子們相處的點滴,所以慢慢的,大家都認準她是一個育兒達人,很愿意向她討育兒經。

于是,胡可索性開了一個公眾號【胡可的禮物】,專門分析自己當媽媽的點滴,幾年經營下來,已經有146篇文章了,可以說是相當高產。

在公眾號里,除了育兒的種種,她還會時不時分享一些好玩有趣的事,比如曾經在劇里穿過的旗袍,拍照姿勢,以及和沙溢的恩愛日常等等,相當接地氣。

2.胡可為了育兒,還專門做一個公眾號來分享

前不久范主受微信官方邀請,和胡可坐在一起聊了聊,關于日常怎么帶娃、如何平衡演員和母親的身份、為什么要做公眾號…有人說,胡可只要一提起育兒,就會一直聊下去,范主也感受到了她的熱情↓

→ 懷孕的時候非常期待的,真的恐懼是他生出來了

很多媽媽都能體會到,生孩子的過程,就是一路伴隨著喜悅,到對孩子的愛,再到后來焦點重新回歸到自己身上,是一個自我審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新手媽媽都難免會經歷興奮、恐懼和焦慮。

范主問胡可,在當時懷孕的時候會不會有恐懼?

她的回答很實在:在懷孕的時候,你會沉浸在對媽媽這樣一個新身份的憧憬上,但從孩子真的生出來的那天起,你抱著小小一只的他,那時候可能就會想:要對他一輩子負責,太‘可怕’了。

即便是明星,也會和普通媽媽一樣,會因為孩子的各種問題而心力交瘁,比如尿不濕里為什么是紅的,黃疸、濕疹要不要緊,奶水足不足,拍嗝力度夠不夠……當寶寶哭得撕心裂肺時候,新手媽媽真的會有點被嚇到。

但是,孩子永遠是一個你的付出和收獲會成正比的過程。胡可認為,做好充分的準備,不管是買東西還是補習育兒知識,缺一不可。

那么胡可在成為媽媽之前,都做了哪些準備呢?

她告訴范主說,生孩子之前,劉孜給她列過一個單子,里面有生產前要買的各種東西,從尿不濕到書籍,從紙尿褲到寶寶浴缸應有盡有。后來她又把這個單子轉給了自己的另一個朋友。

同時,除了物質和知識之外,更還需要付出足夠的耐心、時間,就像胡可說的時間都沒有,何談陪伴?

在她看來,陪孩子已經變成了自己的一個需求,和閨蜜逛個街,不帶孩子,會覺得少了點什么。在這個過程中,一開始媽媽和孩子會相互需要彼此,但慢慢的,很可能變成媽媽越來越需要孩子,而孩子越來越不需要媽媽

△胡可說:兒子好處就是逛街的時候可以幫你拿東西

→ 大寶二寶的相處,就是一個相愛相殺的過程

很多人會覺得胡可是育兒達人,家里有兩個男孩子,正是鬧騰的年紀,但是安吉和小魚兒卻懂事又招人喜歡,讓人忍不住想向她討教二胎媽媽的育兒經。

在胡可看來,二胎其實會比第一胎輕松許多,畢竟孩子的很多成長規律大人已經摸清了,弦繃的沒那么緊了,孩子也會輕松。不過如果孩子之間能差2~3歲會更好帶,畢竟他們可以玩到一起去,大的帶小的玩,給孩子樹立正確榜樣,對媽媽來說也是好的。

但是作為二胎媽媽,胡可也和大部分媽媽一樣,會經常面臨孩子之間的小爭斗。化解的孩子敏感期,愛吃醋等必經過程,甚至連兒子們無意之間吃了其他孩子的醋,胡可也得花費心思去避免。

她給范主講了這樣一個經歷:曾經有一次,她在同學聚會上夸了一個小女孩的頭發柔順,安吉當時就鬧了小情緒,問胡可:你是不是就想要個女兒?雖然胡可自己也承認,曾經真的很想要個女兒,因為可以打扮她,但是后來覺得,家里有3個保護自己的男人也不錯,就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

但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在二胎家庭里,孩子在面對父母時,其實是很敏感,甚至自私的。作為父母來說,自然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但依然很難做到絕對的公平。

范主在這里就問了胡可一個比較尖銳的問題,作為父母,兩個人有沒有說會更喜歡哪個小朋友?

胡可的回答很坦白,她說你的心里有一個不一樣的喜歡程度,但家長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定不要把這種小秘密讓孩子知道

很多小朋友在外面對其他小朋友都是愿意分享、照顧的,但回家,卻會和自己的弟弟妹妹爭,其實還是對于父母的愛的需求,在關鍵時刻,他會覺得兄弟姐妹是分走他的愛的人。在這個問題上,父母的做法非常重要

沒想到,哪怕乖巧如安吉和小魚兒,到現在,兄弟倆也是相愛相殺~

親子陪伴不是自上而下,而是互相學習成長

隨著胡可一家上了真人秀,安吉和小魚兒也變得越來越有名氣。對此,范主就問了胡可這樣一個問題:孩子成為小明星以后,有些家長會有些擔心,你是怎么考慮的?

對于孩子的成名,胡可到沒有那么擔心,她覺得應該鼓勵孩子這是一件好事,肯定孩子的價值,并告訴他們:你們如果可以變得更好,就會有更多人喜歡你們,不要讓它變成一個負擔和驕傲的資本。

包括和孩子談理想,談愛好,也不應該是嘲笑、打壓式的,不管是孩子喜歡唱歌跳舞,還是彈琴畫畫,不管是孩子選擇了什么樣的興趣班,首先都要尊重他們的喜好和意見,在這個基礎上,大人再給予提高和指導。

胡可還給范主舉了一個反例:我一個學音樂的朋友讓孩子練琴,當時練到孩子哭,家長也哭,我自己就覺得挺害怕的。后來孩子鋼琴考到了10級,就對媽媽說,我已經完成您交給我的任務了,我以后再也不會碰鋼琴了……耗費了那么長的時間,破壞了你的親子關系,最后得來的是什么?我自己就很難去強迫孩子。

她說的一句話范主覺得很有道理,聰明的媽媽是善于在眾多的事情當中,發現孩子對事物的興趣,然后培養他從最初的興趣,引導他去努力學習的一個過程。

前陣子沙溢送孩子上課自己呆在樓梯間的一張照片上了熱搜,范主也和胡可聊起了這個事情。

胡可說沙溢經常會因為孩子焦心,特別是孩子的安全問題。而她自己,相比于沙溢,可以說是一個崇尚快樂育兒的放養式媽媽。

談到家長們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胡可的做法是:每次幫安吉報興趣班的時候,我們都會先問他,愿不愿意上?他說愿意,我們就去;上了一段覺得不喜歡,那就先不學了,學自己喜歡的

到了現在,喜歡運動的安吉,籃球、跆拳道,還有鋼琴都學的很好,因為這些都是他自己選擇的。

→ 孩子對于美的認知是要從小來培養的

除了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胡可還很注意培養孩子的審美。比如日常穿衣,胡可告訴范主,兩個孩子的穿衣一開始是自己幫他們搭配,后來他們就知道衣服不能隨便亂穿,慢慢地也學會了自己搭配。

在她看來,很多孩子都是在家長的命令下穿衣服,甚至覺得孩子穿上衣服就行了,但是審美的培養一定是從小開始,我并不認為這是一種臭美的,浪費時間的表現。

當然如果他們在搭配上浪費過多時間,這個時候胡可就會培養他們提前準備,守時的習慣。到了現在,他們已經自己穿的很不錯了。

→ 做父母的一定要學會道歉

當大人反思自己時很可能會發現,我們有時候會有很多固化思維,認為一些自己覺得理所應當的事是絕對的,有時不僅限制了自己,甚至會影響和孩子之間的關系。

胡可說安吉之前特別喜歡填色游戲,她總是覺得,這么大的孩子,早就應該學畫畫而不是填色了。直到安吉有一天邀請她一起玩,她在填的時候才發現,涂色真的沒有她想象中那么簡單,她涂得完全不如安吉好看。

她這才意識到,自己作為大人的固化思維已經形成,所以她立刻就跟安吉承認了錯誤,說這個原來并不想媽媽想象中那么簡單,得到了媽媽的認可和肯定,孩子這時也會很高興。

聽了胡可說的這個事情,范主覺得,在中國這種家庭關系里,父母去跟子女道歉,其實是很難的。

但是胡可卻對我說:一定要學會道歉。因為當你學會道歉的時候,他也會學會道歉。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在你看到他們身上所謂缺點的時候,說不定也是你自己身上最不招人喜歡的一面。

→ 懷孕的時候比之前的體重不要胖超過30斤

看到胡可時,范主發現她臉小又上鏡,真人很瘦,但對于夸她瘦的話,她卻直接說:我可沒有那么瘦,很多女明星那才是真的瘦。

作為活躍在熒幕前的女明星、女演員,同時也作為兩個寶寶的媽媽,身材、體重,容貌的變化,都是兩者之間的。于是范主便問她生了兩個寶寶之后,怎么控制身材呢?

結果胡可毫不避諱的說:我現在還沒完全恢復到生之前的體重

果然恢復身材,胖、瘦對普通人來說都是一個需要應對的課題,更別說是女明星。

胡可的醫生告訴她,在生孩子時,比之前體重不要胖超過30斤,第一胎的時候,胡可做到了,生完老二之后,超了一些,沒有回到之前,大概胖了7、8斤,所以需要付出的努力更多一些。

不過范主也經常看到胡可曬一些運動減肥、跑步鍛煉的照片,有時候是自己動起來,有時候是和老公沙溢一起。雖然她對體重的控制相對沒那么嚴格,也沒有什么恢復體重而產生的焦慮,但是依然會有意識通過一些健康的運動來減脂。

在沒有工作的情況下,送完孩子,經常會和閨蜜去騎單車,再去吃一些像沙拉一樣的健康餐,再做一些瑜伽等項目。胡可說自己也算是一枚吃貨,所以最多減少一些主食的攝入,其他差不多就是正常吃。

我覺得自己是射手座,體重差不多行了,沒有對自己特別苛刻。果真是一枚如假包換的大射手~

→ 做公眾號的初衷:希望能跟媽媽們一起討論孩子的成長

胡可的禮物發布第一篇公眾號文章是在2018年5月,到現在已經更新了100多篇。

范主一直很好奇,是什么原因,讓胡可突然化身博主,做起了公眾號來。所以一開始,我就把這個問題拋給了胡可。

胡可覺得,做公眾號的原因主要還是為了分享。她說:母愛需要承擔痛苦的成長經歷有很多,有這樣一個公眾號,可以分享一些點點滴滴,提供一些實用性的幫助,探討一些育兒中遇到的問題,和新鮮的觀點。

現在的胡可對于做公眾號也是很有想法,她覺得公眾號應該是更垂直和更親切的。自從生了孩子之后,胡可作為母親的身份越來越被大眾熟知,所以很多關注公眾號的人,也都是對母嬰感興趣的。因此她經常會在公眾號上分享和孩子的點滴,包括寫給孩子的信,還有跟他們做意大利面,內容非常豐富。

不過范主還是有一個好奇的地方,就是公眾號的名字為什么叫胡可的禮物。聊起這個話題的時候,胡可說這個名字其實是來自大兒子安吉。

她曾說過,安吉是她最好的禮物,那也是她第一次當媽媽。隨著有了二胎,胡可才發現,其實每個孩子不一樣,每個媽媽也不一樣,和自己的孩子相處,他們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都是生命中的禮物。

而當范主問起對這個公眾號未來的規劃時,胡可卻先講了自己最開始做號時的誤區。那時她和很多剛開始做公眾號的人一樣,也是想著每天一更,結果為了更新而拼命想選題,久而久之,也陷入數量上的誤區。

后來,胡可自己也開始意識到問題,她說:我們開始更注重每次要更新的內容是不是精致、有用、實用,是不是別人看了之后會覺得,你講的東西就是我生活中的,而不是刻意去追求數量。

現在在運營這個公眾號時,從選題到文章,很多都是胡可自己參與的,比如她自己比較喜歡的內容,給孩子寫信等,就像她說的:我覺得自己有一點點文藝女青年的感覺,小的時候就喜歡寫信,會充滿自己的感情

3.除了胡可,越來越多明星開公眾號,分享自己的生活

這幾年開公眾號幾乎成為一種流行趨勢,很多明星都喜歡通過公眾號來分享自己的點點滴滴。除了胡可,江一燕、何沖等人也陸續開了公眾號,也讓大家看到了她們光鮮亮麗背后,接地氣的一面。

小江的時間縫隙:一枚文藝女青年的生活點滴

江一燕是著名的文藝女神,她不僅是演員、歌手、編劇,更是舉辦過個人攝影展的明星攝影師,她自己也特別熱衷公益事業,支教、動物保護統統不落下。

不久之前她也開了公眾號,她的公眾號【小江的時間縫隙】,記錄了她作為一枚文藝女青年的生活點滴,美食、攝影、成長……當然,還有繼續支持公益。

在公眾號上,江一燕經常分享自己當演員或作為文藝女青年的心得,一開始她更是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從文字、圖片到排版,自己都精心學習過,在【小江的時間縫隙】里,她傾注了很多情感,同時,她也是一個對公眾號規劃很有想法的人。

一開始我自己很多想寫的、想玩的,然后大家幫我記錄的。但是隨著公號的成長,也應該從感性到理性,慢慢有它自己的規則。所以慢慢從以前對我個人的記錄,到現在我也會要求他們多關注有社會責任感的,我自己也會在里面更多分享,包括環保的理念。我會慢慢把它做成從感性到理性和真正有價值的公眾號。

在更新頻率上,江一燕和胡可非常一致,她也在采訪中表示:關鍵是你的每一篇文章質量,還有你寫每一句話都是由心的表達,這是最重要的。我說如果你沒有什么東西想寫,或者我沒有什么要表達的時候,我們寧可停一兩天,然后做最好的傳達。

即使目前已經有了138篇更新,她也覺得,自己的公眾號目前還在探索階段。公眾號就像個小孩一樣,就是我現在是初中生的階段,然后要變成高中生、大學生,還要變成一個真正有社會價值的人,所以它還需要探索。

那么不妨,讓我們期待一下這位女文青將來的畢業作品吧~

何沖:退役以后才開始真正的人生

作為奧運會跳水冠軍,從6歲學跳水開始,到29歲退役,何沖都與跳板形影不離的日子超過了23年。2008年到2012年是何沖運動生涯的高光時期,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非頭號種子選手的身份奪冠之后,他幾乎拿遍所有國際跳水比賽的冠軍。

是唯一實現過奧運會、世錦賽、世界杯男板大滿貫的中國選手。

退役后,曾經的奧運大魔王何沖的退役生活,成了帶娃做飯曬妻,何沖更是笑稱:要將跳板上脫掉的衣服一件件穿回來。

他更是開了個人公眾號,記錄他和妻子戎絨、女兒奶球的日常。在這些記錄里,何沖開始做菜、帶家人旅行,也寫一些隨筆,他樂于將其作為展現個人真實生活的平臺。

在公眾號里,何沖的身份變成了廚子和爸爸。公眾號的啟動恰逢微信公眾平臺推出原創視頻功能,何沖拍做菜、拍女兒奶球和家里的寵物貓,越來越多的在上面展現自己的生活。

我看很多視頻、看很多菜譜學著做,對做飯越來越有興趣,我發現每一次做全新嘗試的時候都能成功,還蠻有成就感的,就好像我比了一場比賽拿到冠軍那種開心。

在何沖看來,正能量不一定非要去宣傳過去受的傷痛,怎么樣克服,而是認真的生活、努力的工作。我把這些東西跟我的粉絲、家人和朋友去分享,這是好事。這些都可以通過他的公眾號很好展現。

和專業化團隊運作的方式不同,何沖對公眾號的運營帶著一種佛系。有時候是幾張照片配上兩行文案,有時候是一個經過剪輯的視頻,推文像發朋友圈。但是這并不影響讀者的熱情,在公眾號累計只有1000多粉絲的情況下,關于女兒小奶球的文章常能達到5000-10000的閱讀量,過去何沖的粉絲變成了小奶球的粉絲。

何沖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也會繼續去讓一切更好。我可以去做很多曾經想去做又不讓我做的事情,比如去旅行,做公眾號,在舞臺上展示自己,還有每天早上起床為孩子和太太做一份早餐,把他們叫起來吃。退役以后我才開始真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