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買保險的幾大誤區,看看你中招了嗎?
如今,給孩子買份保險已經成為很多父母的共識,但如何正確地為孩子挑選保險成了眾多父母們頭疼的問題:市面上的兒童保險那么多,究竟買什么才能既不花冤枉錢,又能給孩子最好的保障呢?
首先,我們先盤點一下為孩子投保的誤區
誤區之一:先給孩子買保險,大人無所謂
許多父母都認為孩子柔弱,需要更多的保護,于是在保險方面也優先為孩子投保,卻忽略了大人,這是最嚴重的誤區。大人是家庭的經濟支柱,也是孩子最好的保護傘。如果只給孩子買保險,大人自己卻不買,那么大人發生意外時,保險公司不賠一分錢,這個家庭很可能會因此陷入困境,孩子將來的教育也得不到保障。所以我們認為,為孩子投保之前,大人應首先為自己投保。
誤區之二:給孩子投保,保費越高越好
值得提醒的是,孩子固然重要,但別忘了家長畢竟是收入的來源。只給孩子投保,一旦家長發生意外,如失業、身故,孩子則失去了保障的來源,而如果保費過多,不要說將來,現在就有可能影響家人的生活。每年為孩子繳納的保費不宜超過家長的保費,如果不能兼顧,應以大人為主。而且要把全家的保險計劃統一考慮和安排,避免保單之間交叉重復,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作用。
誤區之三:只重教育不重保障
很多父母花大量資金為孩子購買教育金保險,卻不購買或疏于購買意外保險和醫療保險,將保險的功能本末倒置。由于孩子年紀尚小,遭受意外傷害和生病住院的概率要比成人高很多。而父母為了給孩子治病,會不惜一切代價給孩子提供最好的醫療條件,這樣一來,醫療費用的支出就會相當可觀。
因此,保險專家建議為孩子購買保險時的順序應當是:意外險—醫療險—少兒重大疾病保險。在這些保險都齊全的基礎之上,再考慮購買教育金保險。
誤區之四:保額越高越好
如果為孩子投保以死亡為賠償條件的保險(如定期壽險、意外險),那么累計保額,不要超過保險監管機構要求的最高上限(未成年人人身險保額上限是10周歲以下20萬,10—18周歲時50萬)因為超過的部分即便付了保費也無效。這是中國保監會為防范道德風險所作的硬性規定。
接著,我們再來看看怎樣才是聰明理智的家長,給孩子買最合適保險。
1.按什么順序買保險
要想了解如何購買兒童保險,弄清楚各種保險的功能是首要的。
對于少兒險來說,不同的險種是為了解決不同的問題,家長為孩子購買保險,關鍵要看家長最關心的是什么。現在市面上兒童保險品種繁多,但基本上可以分為醫療保障型保險、儲蓄型保險和投資型保險三類。在為兒童購買保險時,首先應該為孩子購買醫療保險,其次是教育儲蓄保險,在有余力的條件下,再考慮為孩子購買有投資功能的保險。
醫療保險—儲蓄型保險—投資型保險
保險專家指出,由于我國現行的醫療保險制度沒有把少年兒童納入保障范圍,而少兒身體比較弱,發病幾率高,因此,要想給孩子一個健康平安的保障,使家庭不致因孩子生病或遭遇意外事故而陷于經濟困境,只有盡快給自己的孩子購買一份少兒保險才能較為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
此外,孩子的教育金往往需要長期的積累,短則5-8年,長則10-15年。如果事到臨頭,再臨時籌備,孩子教育金的數目,尤其是上大學的費用,往往會讓很多家長到時手足無措。這也是少兒險產品的一個重要賣點,只要家長不小看小錢,小錢存上一定的時間會變成大錢,一個月500,一年就是6000,十年就是60000元,如果再加上分紅,還會更多。
所以,越早幫孩子買儲蓄型的少兒險,就越有利于輕松累積教育金,能夠幫助孩子未雨綢繆,將來有和其他人一樣平等的起跑點,公平的享有就學的權利。也正是因為孩子教育金的重要性,在為孩子籌備教育金的過程中,就要格外注意資金積累的穩妥、安全和規避風險,盡量選擇有固定收益和能保本的積累方式。這也是為什么對少兒,要將投資型保險放在最后購買的原因,投資的概念固然炫目,但在一定意義上,不能不說是和少兒險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馳的。
在為孩子購買各種類型保險的過程中,在此特別要提醒家長注意少兒險的保費豁免的問題,在保障孩子的同時保障到自己,這樣,即使將來家長萬一發生事故,導致身故或一、二、三級殘疾或罹患重大疾病,保險公司將豁免以后的各期保費,確保孩子的保險合同能繼續有效。
2.給兒童購買保險的訣竅
一、早買早劃算。
年齡越小投保,所繳保費就越便宜,所買的壽險就越劃算。由于人壽保險的保險金給付又是免征各項稅賦的,按照國外通常的思路,可以以幫助子女買保險的方式,將財產轉移到子女名下,從而達到避稅的目的。 同時,為防止在保險期間,家長無力繼續繳納保費,可以在購買主險時購買豁免保費附加險,這樣萬一家長死亡或高度殘疾時,由保險公司代繳保費,使孩子的保障繼續有效。
二、費用不宜太高。
給孩子買保險切忌互相攀比,應根據家庭經濟狀況量入為出。專家建議:家長給孩子購買的保險產品的繳費期可以集中在孩子未成年之前,在他長大成人之后,可選擇自己合適的險種為自己投保。
買保險一定要知道這三個年齡段
0-6歲:這個年齡段最容易生病、發生一些小小的意外,給孩子準備一份醫療保險是非常有必要的;
7-12歲:教育基金、醫療保障一個都不能少。
12歲以后:培養孩子的理財習慣。一方面可以選擇現金返還類的壽險解決教育基金的問題,一方面也可選擇儲蓄養老類的保險提前投資孩子的未來。
三、保障第一,收益第二。
選擇兒童保險的重要原則是保障第一、收益第二。有的家長在購買保險時經常走入誤區,往往只偏重于能夠給付教育保險金的險種,甚至覺得買保險就要為孩子一輩子考慮,據調查有相當多的家長為孩子投保養老保險。
我們建議,應最先考慮孩子的健康和成長的保障問題,即首先考慮保障,然后才是投資回報。為新降生的寶寶或學齡前兒童挑選保險時,除應注意保障要盡量全面外,在投保順序上應為先大人、后小孩。只有保障了家長的健康和穩定的經濟收入,孩子的保障才不是空談。
其實,由于孩子的抗風險能力較低,在給孩子挑選保險時保障應盡可能全面。在同樣的支出預算內,家長不應只考慮高額的教育保險金給付,還應給孩子配備一定的保障防范疾病或意外風險。
了解更多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資訊,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點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央視少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