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火腿和歐洲火腿的區別?火腿與臘肉哪個更好吃?
火腿即以豬的腿肉腌制而成,在我國,火腿的品種很多,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中國火腿和歐洲火腿的區別?火腿與臘肉哪個更好吃?
中國火腿和歐洲火腿的區別
中國火腿食用歷史悠久,江蘇如皋火腿,浙江金華火腿和云南宣威火腿皆是國內知名品牌。以浙江金華火腿為例,還是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金華也大力推廣火腿文化,修建了火腿博物館等文化工程。可以說,國內老百姓對中國火腿的認知是比較充足的。
至于歐洲火腿,特別是西班牙伊比利亞火腿,在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不斷地收到大眾的追捧。這里又有什么原因呢?
這就涉及到問題的核心了。中國和歐洲的火腿有什么區別?有是什么原因造成這些差異。
第一,歐洲火腿以高級的西班牙橡子火腿。這些吃橡子的豬肉肉質中含有橡子的芳香。善于營銷奢侈品的歐洲人抓住了中國人的消費心態——飲食上的高消費代表了社會階層和富裕身份,迎合了國內一批富起來的有錢階層的心理需求。
第二,而中國火腿以上述三大火腿為例,實則沒有更好的市場營銷策略。金華除開說兩頭烏,基本上就沒有什么特別的說辭。金華火腿雖然也有高品質的火腿類型,但是基本上消費群還是日常大眾等低消費群體。哪怕金華火腿推出昂貴的火腿子品牌,也難以擴大市場——畢竟不是洋貨,也不是進口貨。會讓人覺得檔次不夠。
第三,目前就算是在金華,也有兩家比較大的生產西班牙火腿的企業。也就是說,為了賺錢,金華的火腿廠商也打起了海外品牌的主意,這對金華的火腿市場也算是一種刺激吧。
第四,中國火腿的標準化與歐洲火腿標準化差異大。國內的火腿傳統非物質文化技藝也有很多明細的技術化標準。但是跟歐洲比起來,簡直天壤之別。這一則是對傳統工藝標準化的執行力度不同,實際上也有認識和理念上的差距。
還有一點,互聯網+火腿的時代已經到來。歐洲火腿可以通過淘寶等無店鋪網站隨時購買到想要的各種消費層級的進口火腿。而中國的火腿基本上是低廉和低品質的象征——我是說跟歐洲火腿比起來。這樣,你說差距能不越來越大嗎?
歷史上西班牙和中國的外交關系也比較穩定。我國也還將進一步擴大西班牙對華出口火腿等食品貿易,未來的中國火腿企業和火腿市場,還要面臨比現在還要嚴峻的挑戰。
那個時候,我們想問,中國火腿企業,你們準備好了嗎?
簡言之,中國火腿和歐洲火腿有區別的地方不僅是食材原料不同,其實還有市場銷售觀念和營銷策略的不同。這種不同造成的原因既有歷史上的消費習慣,也有中國人典型的崇洋媚外心理在作祟——金華等地的本土火腿其實肉質非常好,口感也很符合大家的消費習慣。可是一批富起來的富二代或者餐飲老板為了標榜自己的與眾不同和獨特口味,總會在社會上炫耀歐洲火腿有多么好,多么貴。說穿了,這些負能量的宣傳往往是一個大V,他們并沒有很好地評判能力,僅僅是為了炫耀罷了,客觀上造成了我們會覺得中國與歐洲的火腿有多大不同。
火腿與臘肉哪個更好吃
在原料的選擇上臘肉沒有火腿那么講究,固定地選擇動物身上的某個部位,任何一塊肉都可以做成臘肉。我們通常吃到的臘肉與火腿都是豬肉做成的,臘肉是豬肉經腌制后再經過烘烤(或日光下曝曬)所制成的加工品;而火腿是用豬的后腿經過鹽漬、煙熏、發酵和干燥后制成的。
火腿現在市場上一般都是工廠里進行加工,通過溫度和濕度的控制做成的,味道可能與自然發酵的火腿差別就比較大了。當然,農村家里也會制作,但是畢竟豬腿太貴,自制的人不會太多。
臘肉,現在市場也有很多售賣的,當然基本上都是直接用煙熏的,最好的臘肉都在農村,特別是一些木材比較多的地方,比如美食坐家家鄉四川和云南、貴州、廣西等地,制作臘肉需要放在火塘上熏烤,熏烤后的臘肉香味濃烈。
綜上所述,火腿雖然味道也不錯,但更多的人還是喜歡吃臘肉。這不僅僅是因為臘肉很香或者什么,更重要的是對臘肉有一種不一樣的情感,以前在鄉下每逢過年的時候,家家做臘肉,臘味意味著團員、歡樂,承載的是記憶和親情,可以說臘肉是我最喜歡吃的菜。每當吃上一口臘肉,總是能從舌尖和味蕾,回憶起跟過年、跟家鄉、跟親人有關的味道,它對于每個異鄉人都彌足珍貴,臘味也就成了思念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