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買到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哪個牌子好 > 正文

哪個牌子好

哪個牌子的玻璃杯比較好?

nalinengmaidao2023-02-23哪個牌子好217
更新一下

更新一下

補充一張清單

送給看完回答仍然不知道買什么的人

集合了回答里提到的23個主流品牌的全部主力系列,大部分型號我玩過(ing)或曾經玩過。

算是原回答的太長不看版。

建議有一定預算(300-500塊/只)的同學重點關注每個杯型分類里的特別推薦,都是一步到位,不折騰的經典型號。

--------------------以下是原回答

接觸葡萄酒四年。一開始不是因為酒,而是被酒杯拐入的坑。

買杯子花了不少錢。

閑魚出掉的不算,醒酒器不算,單是手里的杯子就能換兩瓶Grands Echezeaux。

自認為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杯型選擇,不說了,高票答主講了很多。

品牌故事,不說了,高票答主也講了很多。

吹制工藝,不說了,咱也不懂!

說點具體的使用心得吧。

針對我用過的幾個熱門品牌:Riedel,Zalto,Spiegelau,Schott,Rona,Lucaris,講講各系列之間的差別。

手機碼字,不喜勿噴。玻璃心。

先給目錄

-非酒精飲料玻璃杯

-酒精飲料玻璃杯(無鉛水晶)

-酒精飲料玻璃杯(鉛水晶)

-杯型選擇

-Riedel(力多)

怎么區分手工杯和機制杯容量與聞香杯型與系列的對應關于清潔superleggero系列sommerliers系列O系列vitis系列vinum系列heart to heart系列ouverture系列可口可樂品鑒杯

-Zalto(扎圖)

-Spiegelau(詩杯客樂)

-Schott(肖特)

-Lucaris(盧卡斯)

-Rona(洛娜)

-

1.題主問的太籠統。

玻璃杯可以帶蓋也可以不帶蓋,可以喝酒也可以喝水喝茶喝牛奶。

如果你指的是soft drink,果汁,水,牛奶,茶葉,燕麥,你可以試試法國樂美雅/Luminarc,多萊斯/Duralex,意大利Bormioli Rocco,美國利比/Libbey,土耳其帕莎帕琦/Pasabahce,

這幾個都是世界著名的平價玻璃器皿生產商。價格美麗,產品耐操。

你能想到的你想不到的各種日常水具,

可樂杯,咖啡杯,紅酒杯,隨手杯,冷水杯,保鮮杯,各種帶刻度的,帶蓋子的玻璃量杯,梅森杯,應有盡有。

愛喝茶的同學可以考慮臺灣一屋窯生產的高硼硅玻璃茶具。

2.軟飲料就講完了。下面重點講以葡萄酒為主的酒精飲料玻璃器。

3.一線品牌:力多/Riedel,肖特/Schott,詩杯客樂/Spiegelau,扎圖/Zalto,再加一個法國弓箭旗下的Chef & Sommelier,入坑的時候用過他家的綻放,印象不錯。

這幾個都是以功能性為主要關注點的。

力多和扎圖是超一線。

當然Zalto對標的向來不是Riedel的各色腿(什么璀璨彩桿,什么黑紅領結都和他沒關系),而是Riedel的中端杯。

機制杯里的vitis,veritas,手工杯里的superleggero。價格定位比力多低,差不多半檔,要面子要亮騷的果斷力多。

我要說的是,

如果你看重工藝和品控,扎圖其實并不輸,不僅不輸,我甚至認為他是性價比最高的入門杯。當然看你怎么理解入門二字了。500塊錢(都喝紅酒了拿500塊出來買個杯子應該不困難吧)買一支universal,至少踏實喝一年。什么雅典娜,什么vinao都不要看了。

扎圖最有名的是他家的重力杯Gravitas Omega。絕對屬于驚世駭俗,一看嚇一跳那種。

喜歡宮廷風的,可以看看法國La Rochere,意大利CDA,RCR,還有德國奈赫曼/Nachtmann。

CDA和上面提到的C&S還有平價水晶品牌樂美雅都在法國弓箭旗下。CDA就是個浮夸版的RCR。

Nachtmann和力多,詩杯客樂是一家,都在Riedel旗下。肖特在雙立人旗下。

喜歡帶點顏色的,推薦意大利琺瑯彩水晶品牌穆拉諾/Zecchin。預算不多的,推薦德國品牌索雅特/Stolzle,平價新秀,特點是腿細,質量做工不苛求。

論腿細,Stolzle算一個,Zalto算一個,Nude算一個。

法國弓箭(ARC)旗下還有一個我很喜歡的,在中國幾乎沒人知道的威尼斯水晶品牌Salviati,逼格很高,氣質高冷。除了酒具,還有各種極具設計感的大型水晶吊燈和家居水晶器。

最后是捷克貨,值得拿出來單獨提一下。

因為獨特的土壤條件,波西米亞自古就盛產水晶,你能見到吹的很薄的水晶杯很多都是拿捷克水晶料做的。

最有名的兩個品牌:Rona,Bohemia。

尤其是洛娜,默默無聞,樸素低調。

比價格,和泰國ocean旗下的盧卡斯差不多,比品控和杯型,Lucaris就是個垃圾。

4.關于含鉛,都2049年了,還見到有人在評論區爭論Riedel含不含鉛。

R家的常規系列很早就無鉛化了。

包括上面提到的詩杯客樂,除哈瓦那系列以外也都不含鉛。

杠精可以自己翻Riedel網站,每個sku下面都明明白白的寫著All current produced items are made of crystal glass and lead free。

Fulllead crystal(全鉛水晶),lead crystal(鉛水晶),crystal glass(水晶玻璃)的含鉛量在歐共體法案EEC 312/1972里都有明確規定。

5.以下是含鉛水晶器:

巴卡拉/Baccarat,沃特福德/Waterford,歐瑞詩/Orrefors,萊儷/Lalique,唯寶/Villeroy & Boch,皇家道爾頓/Royal Doulton,白宮專用的藍納克斯/Lenox,法國昆庭/Christofle,還有爛大街的施華洛世奇,這幾個都是世界著名的刻磨水晶/骨瓷品牌。

和無鉛水晶相比,他們的材質更通透,設計更奢華,造型更別致。

不過,有些造瓷器的品牌造出來的水晶,還是感覺力有不逮,比如盧臣泰。

6.關于檔次匹配。

醬油貴過雞很正常。并不是說black tie只能配Romanee Conti,你高興就好。

關于杯型。

業余品酒,一個波爾多就夠用了,基本可以對付這個階段絕大多數品種,不要買iso,那是干活用的。

還是剛才的建議,如果你有五百塊,直接買一只扎圖的波爾多或universal,保你一年太平。

預算再多的話,一只Burgundy,一只白葡,一只champagne,一只波爾多。

喝啤酒多的再加一只白蘭地。這種大肚杯非常好使,收縮的杯口能讓啤酒的香氣充分聚攏,從IPA到四料,各種烈性艾爾,混釀,美式大麥都能用。可以嘗到啤酒的本味,喝到一半搖晃一下效果更好。

只喝工業水啤就別搞那么復雜了,什么IPA杯,健力氏杯都不如普通直身杯來的對味。

-

下面重點講講幾個主流品牌各系列間的差別

Riedel

7.力多是功能型酒杯(varietal-specific)的開山鼻祖。

sommeliers-black-series

他家的手工杯一共有六個系列,侍酒師,黑領結,紅領結,璀璨(彩桿),這幾個出鏡率最高。

superleggero和璀璨棱鏡(fatto a mano performance)是18,19年的新款,相對冷門。

機制杯的話就更多了,應該不少于15個系列,大概率說少了。

怎么區分手工杯和機制杯?

一個簡單的辦法,

看底座。

所有機制杯,Riedel的Logo都是缺一邊的工體,字體是有棱角的那種。手工杯是手寫的花體。

既然是手工杯就難免有瑕疵。

Riedel會有,肖特和lucaris也會有,與價格無關。

我見過杯底不平的zwiesel 1872,用過杯內有螺旋紋的詩杯客樂,也買過杯口不圓高低誤差肉眼可見的盧卡斯。

杯底(有無氣泡),杯口(有無卷邊),底座(平整度),這三個地方最能看出一個杯子的做工。

追求完美的還是去專柜挑吧。我手上一對4100/16就是專門跑到skp買的,多花400就是想找個瑕疵少的。

8.superleggero,手工杯里的入門款,力多hand-made杯型里性價比最高的系列,中亞有車的時候可以做到含稅600。

每次見到拿superleggero的,我都會肅然起敬。

600塊同樣可以考慮Zalto全系和Spiegelau的雅典娜,都是mouth-blown的代表作,不用總盯著紅腳黑腳。

另外,璀璨和璀璨棱鏡并不是純手工(雖然分在手工系列里)。

這兩個系列的stem(杯莖)和base(底座)是hand-made,bowl(杯肚)是machine-made。但產地仍然是奧地利(R家的機制杯都是德國產)。

9.Riedel的手感很好,是那種有質感的分量,單只勃艮第就接近半斤,波爾多180克,拿上手抓感很好很踏實。對比一下Zalto的勃艮第才100克出頭。如果是女生,不建議買。拿不動。

sommeliers-black-tie

4100/16的單杯容積是collection里最大的,達到恐怖的1050ml,杯身比侍酒師系列的同款勃艮第4400/16高出28mm。什么概念呢?放下一整只Franciacorta Berlucchia還有結余。

R家所有的勃艮第都很大,4100/16R,4400/16也是一樣大。區別是黑紅領結的勃艮第比侍酒師更修長,高出的28mm都給了杯腿。

大也帶來一個問題,就是收不住香。

雖然入口的部分做的不錯,但整體還是太大了。相比之下,扎圖的勃艮第對香氣的放大作用就很明顯。收不住香就得多倒酒,最少也要倒1/5瓶進去才好聞香。

Riedel分量重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底座大而且沉,尤其手工杯。

我們知道機制杯的底可以做的很薄,那是因為制作的時候可以直接用磨具灌。手工杯是mouth-blown,嘴吹出來的,做不了那么薄,所以一般厚底是手工。

底大有個好處,就是持杯的時候非常帶感。

我不知道你們平時怎么持杯,我自己的習慣是鉤杯底握杯腳,底座夠大,小指和無名指會很舒服。

不喜歡單純握杯腳,不方便晃(杯)。

10.Sommeliers,侍酒師,Riedel第一個varietal-specific(功能型酒杯)系列。

sommeliers

我一直認為侍酒師這個翻譯有待商榷。

Sommeliers的基本款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比如4100/16,勃艮第特級田,就是1958年發布的。

力多的杯子都喜歡用葡萄酒產區來命名。

所以08年黑領結推出的時候Riedel把Black Tie系列定義為侍酒師50周年紀念款to celebrate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iconic sommeliers Burgundy Grand Cru glass從時間上算是沒什么問題的。

11.Riedel的杯型小一百種,不要去記什么RIEDEL SOMMERLIERS BLACK TIE BORDEAUX GRAND CRU,純屬自虐。

看sku。

每個力多的杯型都有一個獨立的sku,不存在同一個sku有兩個版本的情況。

手工杯的杯型和系列怎么對應?

看柄(stem)和底(base)。

所有紅領結都是red stem black base,紅桿黑底。

紅葡萄酒杯型的黑領結是black stem crystal base,黑桿透明底。

白葡萄酒杯型的黑領結是crystal stem black base,透明桿黑底。

璀璨系列是colored stem crystal base,彩桿透明底。

關于價格。

我見過最低的粉腿是1200,藍腿綠腿至少1700,還有一種黑白條纏繞在一起的twisted leg,有一種棍子糖的既視感,恕我審美有限,欣賞不了。

12.下面講Riedel的機制杯。

既然說到各種腿,索性先講O系列。

o-wine-tumbler

O系列的特點是:leg free,沒有腿。

要是和扎圖的重力杯放在一起,那就是:一個沒有底兒,一個既沒有腿兒也沒有底兒。

如果說Zalto的重力杯是開個天窗,那O系列就是直接把房頂掀了。但說實話,我第一次見到Gravitas Omega的感覺比第一次見到O系列更錯愕。整兒一個沒完工啊!

其實這種stemless(無柄)的設計很多家都在做,Spiegelau也有,只是宣傳力度不及力多。

O系列的問題,一是容易破,Riedel一貫吧。二是沒有柄不好持杯。

我實際使用下來的感覺是,

握起來確實有點累。

但O系列的閃光點恰恰在于隨性,就是讓你很隨意的用,沒那么多拘束。

以O的容量,直接握杯肚,離一般倒酒的酒面距離也還很遠,根本不會影響酒溫。就是碰杯的時候少了點悅耳的聲音。

自己在家喝,出門放包里,不想一本正經的時候用用最好。

雖然沒有腿,但整個杯子是個不倒翁設計,歪了可以自己回正。

O的Cab杯型有點奇怪,收口很開放,好處是洗起來方便。我收過一只Syrah,造型比Cab舒服,缺點是不用工具洗不到杯底。做工方面感覺比Ouverture要好,接近領銜的水平,不在意正統的話O系列反倒是入門機制款里最有性價比的杯型。

13.machine-made杯型里有三個V:vitis,veritas,vinum。從定位上看,vitis高于veritas高于vinum。

不苛求手工的話,vitis已經足夠好了。是Riedel機制杯里最貴的系列。

但vitis有一個嚴重的問題:v型底。

vitis

詩杯客樂在bowl(杯肚)和stem(杯莖)連接的部位也有類似的倒菱形結構。不知道是不是抄Riedel,你倒是抄點好的呀!

Riedel把這個v型底形容成triangular space,菱形(三角形)空間。目的是adding an additional point of interest to the glass。

興不興趣沒看出來,但這種v字型的凹陷結構真的很不利于酒與空氣的接觸氧化(醒)。

v底減少了酒液的體積,而且非常難清洗。我的手不算大,但依然伸不進去,只能借助工具和洗碗機。

詩杯客樂那個底下跟米其林輪胎一樣的IPA杯也一個德行:擦不著!

所以我現在見人就說:清洗環節的便利性務必納入酒杯選擇的考量,而且是重要考量。

14.雖然vinum的官方定位是Riedel機制杯里第一個功能系列,

vinum

the varietal-specific machine-made glass in history,對標手工杯里的侍酒師,Riedel官宣也稱其是provide a reasonably priced alternative to the handcrafted Sommeliers range,可以在價格上作為Sommeliers系列的替代品。

但我仍然覺得

veritas更像低配版的侍酒師,是工藝最接近手工杯的產品。

veritas

和vinum相比,杯壁更薄,杯柄更高,分量更輕。

15.heart to heart。

一共5款,每款都是雙杯禮盒,非常適合送禮和表達愛意。

包裝用心,名字討彩。

官方定位中檔偏下,略低于領銜。實際定位是wedding gift。自用的話不推薦,三段連接處很突兀。雖然棱鏡也是機制杯,但至少是一體化吹制的。

16.最后是Ouverture,摯愛。入門款里的入門款。

這個系列不分杯型,是nonvarietal specific collection。

ouverture

12只裝的box set,亞馬遜海外購平時的售價是560含稅包郵,對超一流品牌來說,這已經是很低的價格了,打折的時候能降到500以內,我自己含稅460買過一套自用,碎了也不心疼。

干紅/干白/香檳每樣4個,品質和心心相印基本持平。如果不考慮品牌,在這個價位我反倒更推薦Spiegelau的時尚,價格沒差,素質更高。

17.Riedel的Coca Cola Glass,尺寸比想象中要小,樣子和Spiegelau的stout除腰身弧度有點差別以外,幾乎一模一樣。

這玩意可以用來喝健力氏?

18.說下清潔。

沒必要買Riedel的清潔布,貼牌貨,200多一塊能買個不錯的杯子了。去淘寶搜詩杯客樂和洛娜+清潔布,便宜一半還多。

土豪直接miele洗碗機。最下層有專門放紅酒杯的地方。美諾在宣傳冊里也寫了推薦洗Riedel的酒杯。Riedel也說Riedel exclusively recommends MIELE,

你看,標準的商業互吹!

Zalto

19.扎圖的特點就兩個字,輕薄。

更準確一點的說法是輕盈。輕薄還不足以體現他的檔次。

晶瑩剔透,線條婀娜。目前的當家作品就一個Denkart系列。一個杯型一個,走少而精的路線。

扎圖的香氣表現力我認為要強過R家,至少對波爾多和勃艮第杯型是這樣。universal相對收斂。

雖然Zalto在售價上一直號稱對標力多的中端杯,但人家畢竟是mouth-blown,我認為在品質和工藝上干掉vitis是沒有懸念的。

喝赤霞珠我喜歡用扎圖,喝果香重的用nude。

Riedel杯中的變化則有點過于迅猛和怪異。美亞上一個老美曾經說,力多玻璃里一定放了什么東西,不同的品種放了不同的東西,不然不會那么magic,

呵呵,論放東西,世界上還有能干過肖特的廠嗎?

我見過不少老酒斛買了扎圖以后默默把Riedel收起來。

20.Zalto的薄是有點不像話的,那么薄都不好有假。

假貨有這水平真貨早都餓死了。

拿在手里幾乎感受不到杯壁,有一種直接捧著酒的錯覺。一干狐朋狗友來家里都自動去拿贈品杯,誰都不愿意碰扎圖。

另外有的杯型需要等。

Spiegelau

21.重點推薦五個系列:手工杯里的雅典娜(Adina),機制杯里的威爾斯伯格慶典(Willsberger Anniversary)和窖藏(Original),平民線里的時尚(Style)和新世紀(Hybird)。

Style系列,可以幫你建立一個正確的品酒觀,幫你分辨不同品種在不同杯型中的變化,一個杯子40-50。

威爾斯伯格的薄,雅典娜的線條和一體韌性,都值得稱道。

手頭寬裕的可以從Hybird入門。

22.啤酒杯推薦詩杯客樂的Craft Beer Glasses(Box Set),一個stout一個ipa一個小麥,基本夠用了。

Schott

23.主攻餐飲,零售渠道產品比較少。

低端機制杯厚實耐用但透明度不行,造型硬朗,鐘愛棱角感的可以選擇,我知道很多國產品牌都在仿肖特的樣子。水晶配料很有特點(鈦工藝),整體風格類似一個德國發燒品牌Violectric(耳機發燒友應該聽說過)。

德國人做出來的東西向來是中正有余,腔調欠奉,不客氣的說就是有點楞,沒什么趣味性,你拿DG和水星的錄音一比就知道了。

詩杯客樂那種玲瓏感是沒有的,杯型也沒啥可挑。

schottzwiesel是機制杯,zwiesel 1872是手工杯。

機制杯的話congresso還是差了點,買diva吧,性價比不錯。

Lucaris

24.造型流線太過常規,缺少把玩的樂趣,純粹就是個杯子。入門的時候買過,沒什么特別感覺。杯身太沉,不夠輕薄,也不夠透。

Bangkok,HongKong確實爛,Shanghaisoul還湊活,但杯型仍然很一般。

勸退系列。

Rona

25.整體價位和Lucaris持平,同樣價格我肯定選Rona,杯型過關,略帶溫潤,捷克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