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賣的化妝品靠譜能用嗎?如何判斷真假?
現在一打開朋友圈就是各種廣告,個光微商,賣啥的都有,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微商賣的化妝品靠譜能用嗎?如何判斷真假?
微商賣的化妝品能用嗎、如何判斷
問題一:產品沒有品牌,就一個查詢不到的logo圖案
任何一個產品必須要有商標,在商標局有注冊過的品牌。正式商標有一個R,如果只是拿到受理通知書必須是TM。商標是用來區別一個經營者的品牌或服務和其他經營者的商品或服務的標記。我國商標法規定,經商標局核準注冊的商標,包括商品商標、服務商標和集體商標、證明商標,商標注冊人享有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如果是馳名商標,將會獲得跨類別的商標專用權法律保護。
問題二:沒有生產商信息,非常“合格”的三無產品
1、產品外包裝上沒有任何生產商信息,沒有委托商信息。
生產許可標志(QS標)國家規定去年的二證合一后就取消了,也就是產品根本不印刷QS藍色的標志。
2、沒有生產許可證號。
生產許可證號是生產企業擁有的生產相關產品的生產資質。
3、寫的產品是藥妝,但是根本沒有藥字號許可證。違規使用了藥品的文字。修復、藥等文字。
問題三:成分標志不符合規定,完全就是亂寫一通
成分第一個寫水,是不是你就感覺很正規呢?也許就是商家的聰明之處,因為現在很多消費者都知道第一個成分應該是水。
但是這產品不是爽膚水而是一瓶面霜。里面乳化劑去哪里了,防腐劑去哪里了,增稠劑去哪里了,螯合劑等等一個都沒有。
在認真看最后的這個成分“多種維生素等”。國家根本不允許你這樣寫。必須詳細說出維生素名字并且要符合INCI名稱。這完全是告訴消費者很多要自己去猜測嗎?
問題四:產品沒有生產日期及批號
找遍了彩盒的每個角落,也沒有發現這個產品是什么時候生產的,保質期到什么時候,廠家的生產批號是什么?消費者如何知道這個產品目前有沒有過期?一個化妝品產品最基本的信息都沒有。
問題五:防偽碼做擺設,追蹤不到任何信息
貼了一個防偽貼,消費者是不是感覺很正規呢?但是這防偽碼完全就是擺設,掃碼查詢不到任何信息。
問題六:違規使用禁用文字,沒有特證違規使用“美白”文字
廣告法有規定化妝品不可以使用醫藥文字功效,此產品功效卻用了“修復“、“疤痕”、“消炎”等文字,并且產品沒有任何藥字證號。
而里面使用了祛斑美白等文字,這類祛斑美白屬于特殊類化妝品,必須有申請特字號后方可在包裝上宣傳,此產品連生產廠家信息都沒有一個,更不用說特證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