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上的iPhone靠譜嗎?有人用親身經歷嘗試了,網友不淡定了
歡迎點擊關注,每天分享好看的文章!
在社交平臺上,有這么一類人,對拼多多的態度曖昧。iPhone出新品了,他們知道拼多多百億補貼力度大,于是喊話官方全看拼多多的了;當拼多多上架補貼后的iPhone,他們驚訝于價格之低,但又擔心買到假貨(翻車);下單收貨后,他們會通過查三碼、付費查GSX(蘋果維修售后系統)等方式驗證,然后發帖報告是順利下車還是翻車。
有網友一直想入手一部iPhone SE,蘋果官方售價3299元,而拼多多百億補貼活動的券后價格只要2899元。對比了其他主流電商平臺的價格、看了上百條拼多多的追加評論后,她自我安慰,不能保證100%安全下車,但價格確實是香,她決定賭一把。
拼多多的補貼是在商家讓利基礎上,平臺再額外出一部分錢來做補貼。有經銷商稱,拼多多平臺要的是高端用戶以及GMV的提升,商家補貼是為了薄利多銷,各取所需,以iPhone SE這部新機為例,一部手機進貨價3000元,售價比進貨價還低100元,這背后的虧損由平臺和商家共同承擔。
在假一賠十正品險背后,拼多多iPhone低價背后有哪些套路?買了低價機要付出哪些代價?拼多多為什么會賤賣蘋果?本文試圖回答這幾個大家關心的問題。
用戶最關心什么?
大量用戶,最關心的是,拼多多補貼的iPhone產品是否100%沒有問題。
眾所周知,蘋果手機很難造假,而大多數用戶也知道,一部iPhone的真假比較容易驗證:在拆封前可通過序列號查詢機器何時出廠、哪個國家的版本、何時激活、保修時間,在拆封后可檢查三碼(外包裝、保修卡、手機)是否一致。
經過對聚投訴、知乎等公開社交平臺上收集到的近千個案例的分析,發現用戶反饋的翻車案例主要分兩類,其中硬件質量問題偏多,三碼不一致、翻新擴容換殼機是個例。
知乎網友David稱,他于去年4月末在拼多多上的途谷官方旗艦店購買了一臺iPhone Xs Max,收貨后發現三碼(外包裝、保修卡、手機)不一致,遂申請退款,客服給出的解釋是商家都是廠家原封發出來的,建議正常使用,且手機激活后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David投訴至12315。
最終12315強制商家處理退貨,但商家要求他提供第三方開箱證明,證明手機是從這一包裝盒里拿出來的,可是David開箱時未錄視頻。
拼多多方面就這筆訂單給燃財經的回復是,經核查該手機發出時為原裝未拆封,故無法支持退款申請,不過后續在平臺客服介入下,商家同意了退貨退款。
另一位知乎網友看我你你你啦發帖稱,他于去年5月在拼多多上花1499元購買了一部全新美版iPhone 7 Plus,兩天后收到了來自深圳華強北賓賓數碼店的順豐快遞。因為對發貨地點不放心,他立刻帶手機去蘋果專賣店檢測,檢測結果顯示:系統提示該序列號應是金色32G,但手機實則是一臺銀色iPhone 7 Plus,iOS系統顯示是128G。也就是說,若當事人描述屬實,這是一臺翻新擴容換殼機。
當他找到商家時,對方只同意退貨退款,不同意賠償。這位網友表示,拼多多官方客服在收到檢測報告后的半個月時間里,未進行回復處理。無盡的等待,就當花一千多塊讓我看清了拼多多的真面目吧。他在知乎上寫道。不過截至發稿,燃財經并未聯系到該名網友。
用戶張牧于2019年11月19日在拼多多百億補貼活動買了一部iPhone 11 Pro Max 256G版。收到貨使用幾天后,他發現通訊有問題,不論是通話還是微信語音,聲音斷斷續續,遂聯系商家。商家建議他出具檢測報告,稱如檢測出質量問題,將進行處理。
張牧至無錫恒隆廣場蘋果直營店檢測,拿到的報告顯示:語音測試,可見信號較弱;顧客購買14天之內,建議顧客與賣方進行退換貨。張牧將電子版報告發給賣家客服后,得到的初始回復是申請退貨退款等待售后處理。
但將手機寄回后,商家反饋(商家)售后檢測(發現機器)沒有問題,無法退貨退款,隨后將手機寄了回來。拼多多平臺客服通過電話給出同樣回復。
我去的蘋果直營店難道還不夠正規嗎?客服只是口頭說沒有檢測出問題,不提供檢測報告,而我提供的檢測報告成了擺設。張牧稱。
通過聯系拼多多方面,得到的回復是,語音信號問題為該款手機的通病,檢測單僅對用戶反饋問題進行了描述,無法判斷商品存在硬件問題,且平臺客服聯系蘋果官方售后,其反饋商品的話筒、揚聲器等用戶反映的部件不存在問題,最終客服駁回了用戶的退貨退款請求,消費者認可檢測結果。
iPhone,是誘餌嗎?
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均來源網絡,全部轉載,內容未經核實,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