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值得推薦的互聯網家具品牌?
利益相關,從事家具制造業十一年。
因為本身工廠的業務包含了木制品的定制。所以定制的品牌就不做推薦。推薦一些批量生產的互聯網家具品牌吧。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MUMO木墨 泡沫小敏家具凡屋家具
二黑木作 吱音旗艦店 北陌 BEMO
Hancock Home 小半家具 Half House
浮生記實木工廠店 木鄰MULINHOME
及木家具旗艦店 良年與MK家居
致家家居旗艦店 雅棧YAZHAN
梵幾旗艦店 枝間 TWIG SPACE
熹山工房 MZGF旗艦店
有間筑木
北歐風格在國內這幾年流行是以木制品為主。催生了非常多的網紅店鋪。不可避免的就是產品風格趨同,很像早幾年美式鄉村流行時候的狀況。北歐木制品的木材主要以,櫸木,白蠟木,白橡木,紅橡木,櫻桃木,黑胡桃木。這幾款為主。這些木材都是優質的北美標準材。是多年來做家具非常合適的材料,每一種的紋路和色澤都不盡相同。建議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除來黑胡桃近年來漲價比較多,其他幾種材料在成品上的價格差異并不會太大。關鍵是要原材料的等級足夠高,拼板選板好。另外很多FAS級的木材并不一定比一級木材價格貴。不同木業公司的產品不太一樣。樹齡,產地,尺寸厚度,這些都會影響木材價格,這里就不展開說了。
常用的北歐木材的加工性能如下。






在我以前的文章中說過,關于互聯網設計品牌,都是批量生產,尺寸相對定制比較單一。批量生產可以降低一部分生產成本,但是因為巨大的營銷成本支出,所以終端售價并不會比定制產品便宜。
在不同的價格區間,產品品質是不完全相同的。用餐桌舉例,1500左右的餐桌,工藝簡單。框架結構加上餐臺,然后金屬螺桿連接四條桌腳,沒有額外的工藝附加成本,那么這種餐桌,貴的就比便宜的,在材料上要好。打磨,油漆水平都會高一些。

如果是到了2000以上價位的餐桌。那么往往就會有一些比較特別的設計。比如框架有一些造型,臺面有一些切角。但是結構的區別并沒有很大。


到了2500以上價位的餐桌,可能就會用到全榫卯結構(這里不討論和金屬結構的好壞,只從生產成本來說),有一些會用穿榫,或者增加材料的用量。更具有設計感。



下圖是一張看起來很簡單的常見的中式案。但是這個餐桌是可以拆裝設計,這個餐桌有兩個特殊的工藝,一是如此窄的望板要解決穩定的問題,二是臺面采用穿榫結構。這個桌子就要賣到5千。


沙發制品也是一樣。
目前互聯網沙發品牌,主流還是林氏這類的產品。也是賣家秀和賣家秀差異最大的產品。
用很常見的絨面面料來舉例
同樣是墨綠色
下圖是我司的一款進口絲絨轉角沙發。如果是三人位的售價是8600元

這是市場上售價5000左右的產品

這是市場價4錢左右的產品

這是市場價3千左右的產品


這是市場價2千左右的產品


面料價格差別就從幾倍到幾十倍。最終成品的效果,就有巨大的價值感差別。
工藝的增加,材料的增加,或者原材料等級的提高,會帶來額外支出的成本。
這些費用,最后都會反應到售價上。所以在選購的時候,就能理解為什么看起來區別不大的產品,價格會有差別了。
歡迎關注我,我是故人歸,教你選家具~ 求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