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買到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購物指南 > 正文

購物指南

為什么我要在網上買處方藥?

nalinengmaidao2023-10-22購物指南151

VOL.130

作者|季媛媛

編審|王濰德青卓瑪編輯|廖穎瑤

本文共5241字,閱讀僅需8分鐘

完了,這下買藥不方便了!

在人民網曝光了17家網上藥店違規銷售處方藥的亂象后,39深呼吸(ID:shenhuxi39)在進行跟進走訪調查時,意外地從部分患者群體中得到這樣的反饋。

醫藥電商處方藥銷售調查結果。/ 人民網

難道,網上藥店無限制的違規乃至違法銷售處方藥,對他們來說,不是風險反而是便利?

誰不想規避風險?

網購實屬無奈之舉

雖然,網上買處方藥風險性太大,但在談及是否同意放棄進行線上網購處方藥時,對于這一答案,大家都出奇地一致:不同意

6月25日凌晨4點,家住北京通州的王寧突然被父親搖醒,一臉懵的他被告知:媒體曝光網上買藥安全風險太大。在父親這樣的老實人看來,有媒體曝光,意味著國家監管部門很快就會接手管控,未來,很有可能,他們再也無法輕易通過網絡買到常用藥。

面對父親的擔憂,王寧除了疑惑,更多的是手足無措。正如所有90后一樣:愛熬夜、愛網購、不愛去醫院幾乎是他們長期以來對于生活的態度。所以,圖方便,日常給父親開藥的他總是依賴于網上一鍵下單

能夠簡單解決的事情為何還要大費周章,為了買個藥,從通州到中日友好醫院,坐地鐵路上就得花費將近兩個小時,到了醫院還得花52元掛號費,再等上兩三個小時,才能看上醫生。從進入醫生診室到開好那張處方單再到走出醫生診室,時長一般不會超過3分鐘。王寧算過時間成本,最終他默認,買藥這么簡單的事,動動手指頭就能完成,去醫院實屬勞民傷財。

一項2017年上海市公立醫療機構病人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門診病人最不滿意等候時間長。/ 上海衛健委

這不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嗎?王寧的吐槽引發了陳易的共鳴。與王寧不同,陳易的家住得更遠,在湖北襄陽某小縣城的他可不愿意為了買藥不停地兩地奔波。

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有過前車之鑒。3月份,陳易為了給父親看病開藥,從老家坐了近12小時的車來到北京協和醫院,但到了之后才被告知現有的號已經滿員,想要看病需要網上預約掛號,無奈,他只能拖著父親回家。

我害怕去大醫院。陳易坦言,除了時間成本,更多的還有恐懼。走進北京這類全國知名大醫院的門診大廳,猶如步入迷宮,人頭攢動,揮汗如雨,數不清的各色面孔,在不知所患何病時,更無從下手,掛哪個科室,該找哪個醫生,究竟該去哪兒做檢查……

這些不遠百里千里擠進都市最好醫院的患者,就像巨流里爬在樹葉上螞蟻,拖著危重的病體,抱著最大的希望,感受著最深的無助……

陳易再次去醫院已經是兩周之后,好不容易看到醫生,花了兩分鐘問診、開方后,醫生只說了一句:這病需要長期用藥,以后每半個月就得來醫院開一個療程的藥。對于陳易而言,這句話,聽起來多少有些諷刺。醫院出于患者安全考慮不愿意多開藥,但這一不愿意會給小地方來的人帶來諸多困擾。

根據我國2007年5月1日起施行的《處方管理辦法》規定,處方一般不得超過7日用量;對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況,處方用量可適當延長。/ 國家衛健委官網

為了減少來回折騰的時間成本,陳易拿著初診時醫生開的處方單跑遍家附近的醫院,然而,卻被多次潑冷水:這藥只有北上廣這類大醫院有,小醫院不采購。

還好,有朋友說,網上買藥很方便。同樣的藥,在網上下單,兩天就能送達,何樂而不為呢。作為網上購藥的忠實粉絲,王寧、陳易都很慶幸這一渠道的出現。

買不到廉價藥?

網購處方藥就可行

先不說看病買藥背后還有受異地就醫的限制,以及掛號排隊看病這類老大難問題的制約,藥價昂貴也成為壓死諸多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雖然近兩年,各項政策的頒布都在致力于解決患者購藥難題。藥品零加成、4+7帶量采購、兩票制等政策在一一落地實施。但對于患者而言,購藥的便利性并沒有大大提高。

以4+7帶量采購為例,也并非所有藥品都實現降價,所以,醫院購廉價藥這條路基本走不通,至于零售藥房,在那里,遇到的套路也成為多數人越不過去的檻。

有人說,當下,在零售藥房,對非臨床專業的普通人來說,想要買到質優價廉的藥品,在某種程度上,不亞于登天。這句話,一點也不為過。

一般情況下,零售藥房的藥品價格許多都會高于線上。盡管藥房對于處方的審核與線上一樣,基本走過場,但由于藥品需要經過藥店銷售后才能到達終端客戶,而在此過程中,藥品價格也勢必會進行一些微調。

以一瓶10mg*100片裝的硝苯地平片為例,根據39深呼吸(ID:shenhuxi39)調查發現,如果不算運送費,網上藥店確實稱得上便宜。該藥市場價為3.5元,而藥房網僅賣1.5元,便宜將近一半的價格

網上藥店售賣的硝苯地平片價格從1.06-4.5元不等。/ 網絡截圖

另有公開調查顯示,在廣州市,醫藥電商的價格優勢相比零售藥房較為明顯。以血糖控制用藥磷酸西格列汀片100mg/14片為例,在多個醫藥電商天貓店的價格為98~102元/盒,但在廣州兩家零售藥店,單價則在132~138元/盒,相差30%。

醫藥電商天貓店上的磷酸西格列汀片價格。/ 網絡截圖

不僅如此,有時候再碰上熱心的店員賣力吆喝,患者一不小心便會踩雷。

小萌說,如今,走進一家藥店就好似步入一個傳銷據點一般。她記得,某次路過藥房想去買一支慣用的酮康唑乳膏,誰知,自進入藥店大門開始,就深感自己陷入了一個深深的圈套中。

在我說完自己的買藥需求后,店員并沒有給出我常用的酮康唑乳膏,而是從柜臺下拿出一支金碧輝煌的盒子,只見那個盒子閃著金色的光,看上去就價值不菲。隨后,店員便開始賣力吆喝,自己推薦的藥療效有多好,價格有多便宜,但在我問到價格時,她卻說35元。這35元究竟是盒子的錢還是藥價本身?小萌無從得知。

很多藥店負責人對此很淡然,他們心中自有一番說辭,并隨口將責任推給了藥店門面租金、人力成本的上漲。他們認為,各種辦公用品價格逐年上升,運營成本比以前更高,導致藥店的業績增長乏力。而藥店本身就是企業,理所當然,要想生存就得以盈利為導向,為了改變虧損的現狀必然要在藥價上做文章,這也造成,廣受患者信任的藥店執業藥師,因為要承擔藥店平臺90%的銷售任務,為了績效和個人收入,往往會陷入只向消費者推薦毛利潤高的藥物的怪圈,而普通店員,就更不用說了。

網友吐槽被推銷貴價進口藥的經歷。/ 網絡截圖

可以預見,這樣的模式勢必會導致賣藥不單單為了治病救人,而是更看重利益,如此,只會使得患者越來越避開零售藥店,轉向線上醫藥電商。

能滿足需求就合理?

無奈的現實背后風險猶在

威廉·奧斯勒曾經說過,行醫是一種以科學為基礎的藝術,它是一種專業,而非交易;它是一種使命,而非行業。從本質上來講,治病救人是一種善良人性和友愛情感的表達。而賣藥者是最有能力、最有條件去展現人文關懷和有溫度服務的一方。但現實,卻是與此大相徑庭。

某醫藥電商平臺負責人也告訴39深呼吸(ID:shenhuxi39),他們在對平臺購藥人群統計發現,處方藥在該平臺銷售占比為70%左右,而購藥的患者大多為三四線城市。在三四線城市,使用網上購藥的人群已經超過一二線城市,這其中,不僅僅有地域的無奈,更有對于優質藥物的迫切需求。

2013-2016年我國實體藥店和網上藥店(含藥品和非藥品)銷售額占比。/智研咨詢

一邊是規范,一邊是需求,自古總是難以兩全。多位業內人士也紛紛跟39深呼吸(ID:shenhuxi39)表示,基本上,所有的電商平臺,對于網售的處方藥,處方的審核僅僅是在走一個流程。也就是說,有時候,有無處方無傷大雅。

王雅琪是國內某知名電商平臺的市場部負責人,2010年,她加入現在這家公司,在這9年,她漸漸習慣了公司內部的不合規操作。

她告訴39深呼吸(ID:shenhuxi39),公司的購藥平臺上沒有上傳處方單的入口,所有要開電子處方的藥品,都必須經過平臺問診開出電子處方,主要是三種形式:其一,用戶自己登記姓名、身份證和電話購買;其二,AI問診+人工審核處方;其三,直接人工問診。

這三種形式看似很正規,但都是在走過場。第一種就不用說了,根本沒有任何審核性的操作。第二種,AI本身就只會系統性地問一些常規問題,患者可以隨意陳述病情,AI再根據患者可能‘加工后’的表達開一張電子處方單。至于隨后的人工審核,有時候只是看電子處方單,藥品數量是否一次性過多。而直接人工問診,也是在網上圖文進行,患者依舊可以找出無數種應對措施。

即使這樣,王雅琪覺得,自己所在的平臺已經規范很多。有一次,某患者開抑郁癥的藥,我們人工(客服)還給她進行情感疏導,很多平臺做不到這點,他們都是慣性問幾個常規問題,結束。王雅琪覺得客服的工作很有責任感。

殊不知,網上是不可隨意開售精神類疾病的處方藥。但39深呼吸(ID:shenhuxi39)調查發現,這樣的現象并不在少數,在百度貼吧就有網友公然貼出自己網上購買到的鹽酸舍曲林片的照片。并附文:被抑郁癥困擾好久了,第一次在網上買藥,有和我用一樣的藥嗎?

網友自行購買精神類疾病處方藥后咨詢用藥量。/ 網絡截圖

公開資料顯示,鹽酸舍林片是需要遵醫囑的一類藥品,任何人如果考慮將舍曲林或其他抗抑郁藥物用于兒童、青少年或青年(24歲),都必須在其風險和臨床需求之間進行權衡。必須密切觀察所有年齡患者使用鹽酸舍林片開始后的臨床癥狀的惡化、自殺傾向、行為的異常變化。

于是,不難想象,輿論的風暴勢必會給這一行業帶來極大的沖擊,即使過去政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接下來,該事件勢必會引起相關監管部門的重視,放開線上處方銷售的政策將往后無限期推遲,取而代之的是嚴格整治執業藥師掛證以及處理違規銷售處方藥的大檢查

繼續打政策擦邊球,看上去已經越來越難。對于習慣網上購藥的患者而言,接下來,隨著政策的逐漸收緊,電商平臺規范化的動作日益加強,貌似,以后買藥只能去醫院和線下零售藥房了。

不得不說,這樣的結果多少有些匪夷所思、強人所難。

根除亂象?

路在規范和普及藥事服務

王小波曾經說:生活就是一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

醫藥電商以及在線上購藥的人們最初也像這些牛,覺得自己能夠永遠生猛下去,什么也錘不了自己。然而,現實已經給了所有人一記耳光。

患者的痛點究竟該如何處理,已經成為擺在眼前的問題,亟待解決。

對此,某業內資深人士對39深呼吸(ID:shenhuxi39)直言,醫藥電商之所以會選擇違規在網上銷售處方藥,是受到患者需求的影響。但這也并不能成為網上藥店從業者違反政策法規的理由,想要解決患者真正的痛點還得從規范和普及藥事服務入手。

我國處方藥銷售渠道仍以醫院為主,尤其是城市等級醫院,占了處方藥銷售的61%比重,而通過藥店渠道銷售的處方藥占全部處方藥的10%不到。/ 智研咨詢

例如,對于初診的患者自身規范而言,一定要去醫院就診,獲取正規醫院醫生的處方單。實際上,這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早在2018年9月,國家衛健委網站信息就曾明確顯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的《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范(試行)》指出,不得對首診患者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

網上藥店的藥師只能審方,不能開方,這是常識。該人士對39深呼吸(ID:shenhuxi39)強調,患者一定要做到安全用藥,牢記初診在醫院這一鐵律,這也是確保自身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準則。

此外,處方藥網上銷售一定要堅持電子處方的身份可識別,政府應加強標準的嚴格性,可以規定,凡是電商不能和醫院進行電子處方數據交換、身份識別,不得銷售對接醫院出來的電子處方藥藥品。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院長助理王岳教授看來,就目前情況而言,在所有準備措施以及方向都一片模糊的情況下,許多事還是別操之過急。

眼下,最好的處理方法還是應該將處方權下放給部分地方醫院。由于中國各地的經濟水平不一,一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差距非常大,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先將慢病處方藥處方權放開,配合互聯網+醫療,實現線下開處方,網上購藥的模式。王岳教授說,網購處方藥主要以慢病為主,而很多的慢病患者對處方藥的了解較多,相對比較安全,風險也會相對較小。

我國網售處方藥相關政策一覽。/ 39深呼吸整理

至于政府監管方面,其實,在多個論壇上,不少業內人士也多次獻策。廣東省醫藥零售行業協會副會長劉桂春曾諫言:應由相關部門牽頭搭建一個能溯源的共享信息平臺,一方面,保障處方的安全和防止造假,避免處方藥濫用;另一方面,實現醫保統籌賬戶對零售藥店放開,讓顧客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

網售處方藥,是一個多方博弈的故事,這仿佛《1984》中的結尾:在遮陰的栗樹下,你出賣了我,我出賣了你。在不久的將來,誰會繼續出賣誰?誰又將博弈成功?仍是未知。但不管結局如何,一切皆應該以患者生命為前提,畢竟,命沒了,所有的爭執都將毫無意義。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除專家外均為化名)

RECOMMEND

推薦閱讀

39深呼吸出品

如需轉載請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