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買到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購物指南 > 正文

購物指南

網上買藥又出事!數萬人“中招”!公安部:嚴打假劣藥犯罪!購藥請選正規渠道!

nalinengmaidao2023-10-21購物指南170

近年來,受疫情形勢影響,網售藥品市場爆發,人們為了方便,很多人都習慣選擇網上購藥,但買的時候是不是有這樣的擔心:去實體藥店買,價格比網購貴;網購吧,又害怕買到假藥,加上假藥事故頻發,那么網購藥物到底靠不靠譜?

央視曝光網上正品率不到四成

一些不法分子專門制售慢性病藥品

近日,據央視新聞頻道報道,在網上假藥覆蓋的品種有很多種類,既有處方藥也有非處方藥。記者調查得知,在淘寶上賣藥的店鋪有數千家,據藥監局專家介紹,其中沒有一家獲得了國家的審批。而在搜索引擎上輸入藥店兩個字,出現的網絡藥店數量也遠遠超過獲得國家審批的129家網絡藥店的數量。這些網上售藥亂象可謂觸目驚心,而種種這些違規行為,大多繞不開一個樞紐環節:網絡銷售平臺。

1500元一瓶,包治百病?

涉案5000萬余元!

一特大制售假藥案被查

包治百病的能量水竟是普通山泉水,售價上千元的特效藥成本幾乎為零。6月12日,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公安局破獲了一起特大生產銷售假藥案,涉案金額5000余萬元。

2022年10月,江北公安接到轄區居民報警,懷疑其父親上當受騙。

原來,一銷售人員向老人推薦了一款能量水,該銷售宣稱產品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尤其對老年患者和重癥患者療效更佳,售價1500元一瓶。老人自身患有嚴重基礎疾病,對此藥效深信不疑,先后從該銷售處購買了15萬元的產品。

查獲的部分產品

江北公安民警經調查發現,該產品名為粒子能細胞康復液,產品包裝簡陋,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及質量合格證等標識,屬典型的三無產品,后經專業鑒定機構鑒定,認定為假藥。

江北公安迅速成立專案組,對案件展開進一步深挖。經半年的偵查,一伙以黃某為首的生產、銷售假藥團伙浮出水面。

犯罪嫌疑人指認現場

2023年4月6日0時,寧波市、江北區兩級公安部門協同作戰,組織60余名警力,在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云浮市等三市七縣(市、區)開展集中收網行動,先后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1人,搗毀生產基地1處,倉儲窩點5處,查封生產流水線1條,設備10余臺,查扣粒子能細胞康復液共計1000余箱、2萬余瓶,涉案金額達5000余萬元。

經查,2002年以來,犯罪嫌疑人黃某某伙同他人,在廣東云浮羅定成立公司,在細寨村建立生產基地,通過抽取地下水資源,進行簡單的蒸餾消毒,大批量制造沒有藥效的普通蒸餾水,包裝成所謂包治百病的粒子能細胞康復液,通過網絡平臺和線下等形式,高價銷售給老年人及重癥患者,受害者涉及多個省份。

目前,犯罪嫌疑人黃某某、鄒某某等11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警方提醒,廣大群眾尋醫問藥應去正規醫療機構,切莫病急亂投醫,輕信所謂的特效藥。如發現有人制售假藥,請及時向相關部門舉報。

象山查獲一起網絡銷售假藥案

涉案金額達700余萬元

祖傳秘方藥到病除特效藥等字眼,頻頻吸引著大家的注意,但特效藥真的靈驗嗎?

近期,浙江省象山縣查獲了一起網絡銷售假藥案,發現每瓶售價280元的痛風特效藥,成本僅需0.8至1.2元,并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搗毀存儲窩點6個,涉案金額達700余萬元。

事情還要從去年5月,象山一市民匿名舉報陳某疑似在朋友圈銷售假藥開始說起。

接到舉報后,象山縣市場監管局立即展開核實。但核查時,當事人陳某已搬離暫住地,該線索一度中斷。半年來,該局不斷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多次排查,直到2021年9月,該局終于在陳某微信朋友圈動態內,發現其再次通過朋友圈發布大量痛風藥、特效哮喘靈等藥品廣告。

經寧波市藥品檢驗所檢驗,陳某銷售的產品內檢出吡羅昔康、地塞米松等藥品成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相關規定,認定陳某銷售的藥品為假藥。因銷售假藥的行為已涉嫌構成犯罪,該局遂將案件移送至公安機關處理。

象山縣公安局接到移送線索后,經過幾個月的核查研判,成功鎖定以周某為首的涉及浙江、云南等省市且涵蓋產、供、運、存、銷全鏈條的犯罪團伙。

該團伙通過陳某等遍及浙江、云南、廣東等全國各地的近2000名代理人員,用微信朋友圈發放廣告等營銷方式進行宣傳并銷售。共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收繳假藥新版痛風特效藥10萬余顆,搗毀存儲窩點6個,涉案金額達700余萬元。

北京名醫賣假藥到全國各地

被判罰1700余萬

近日,最高檢發布了一批檢察機關食品藥品安全公益訴訟典型案例,該案就是其中一起。

2019年初,鄒某甲、鄒某乙兄弟二人做起了發財夢,他們從網上購買了成分不明的粉末裝入膠囊,制成藥劑,再進行藥品包裝,冒充清膚消癢膠囊百草血糖康膠囊脈管舒靈膠囊等不同種類的藥品。

為了打開銷路,兩人又搖身一變成了著名醫院的醫生,進行電話接診。針對不同病情的患者,事先準備好不同說辭,很快就開始以專家身份在網上解答病情并推銷假藥。

對接收的訂單,鄒某甲負責包裝快遞,發快遞,鄒某乙負責建立賬戶收款。網絡銷售假藥范圍輻射到全國各地。

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人民檢察院接到案件后,發揮一體化辦案優勢,第一時間移送公益訴訟線索。接下來的偵查取證過程中,檢察機關與公安機關協同配合,全面調取電腦賬單、微信記錄、銀行流水等證據,最終確認——兩人生產銷售的42種藥品均為假藥,銷售假藥3860人次,銷售金額達581萬多元!

網購藥物靠譜么?請警惕假藥!

一般來說,同一款藥品,網上的價格會比實體藥店便宜一些,加上年后各地疫情反復,很多人開始選擇網上購藥,既方便又實惠。那么,網上購藥到底靠不靠譜呢?網購藥的確存在一定的風險,一些網店不僅可能銷售假藥、拆封藥、過期藥、禁售藥品,還存在電子處方不真實、不規范等現象。

據新聞報道,高先生網購了一款固齦液,沒想到原本牙齒松動和牙痛的情況沒有改善,其他原本無事的牙齒也開始牙根疼,嘴里還長了潰瘍。高先生聯系該藥生產商后得知,該生產商根本就沒有授權該網店售賣這款藥品。

上海市鐵路運輸檢察院此前也通報了一起網絡售賣假藥案:幾百盒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檢測結果卻是,不含任何有效的藥物成分。

網購藥遇李鬼并非個案,在某投訴平臺上,消費者關于網購到假藥、拆封藥、過期藥的投訴超過500條。

最高法數據顯示,2013年至2021年,全國法院共審結生產、銷售、提供假藥罪,生產、銷售、提供劣藥罪以及妨害藥品管理罪一審刑事案件2.7萬余件。

如何辨別網上賣的藥品是真是假?

既然網購藥物存在風險,我們是不是就完全不能網購藥品了呢?

當然不是,我們可以選擇大型網購平臺、官網或旗艦店,同時還可通過二看一掃,避免買到不合格的藥品。

下單之前看這兩個信息:

網上藥店的資質

一般來說,網上賣藥需要具備兩本證:一本是《藥品經營許可證》;一本是《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當然,也有一些地方政策比較寬松,具備《藥品經營許可證》即可。

證件示例(點擊圖片可放大)

有證件的店能確保它是正規合法、有資質銷售藥品的店鋪。

以某寶為例,藥品頁面都會顯示藥監核準資質,點擊后輸入驗證碼即可查看該商店的證照信息。

藥品的批準文號

每個藥品都會有一個批準文號,這個號就像是藥品的身份證一樣。

下單前,我們可以查看藥品介紹的詳情頁,重點看該藥品的批準文號↓↓↓

正規藥品的批準文號都是經過國家備案的,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輸入批準文號,正規藥品都能顯示相關詳細信息,如果查不出數據則說明該藥品可能存在問題,最好不要買。

輸入批準文號后能查到具體信息↑

輸入批準文號后查不到具體信息↑

收到藥品后,可以先看一下包裝上是否有藥品追溯碼,如果有追溯碼的話,掃一掃就可以查詢該藥品的來源流通信息,進一步判斷藥品的真假。

追溯碼示例↑↑↑

網上購藥還需注意的問題

藥品畢竟不是普通生活用品,除了仔細核對上述信息,還需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收到藥品后,及時驗收

第一時間查看藥品外觀有沒有破損;核對產品信息,是否與購買的藥品一致;查看藥品生產日期、保質期。

2、保存好購藥發票

網購藥品是不享受7天無理由退貨的,所以一定要保存好購藥發票,一旦發現藥品有問題,及時聯系客服解決,確定是假藥可以撥打12331(食品藥品投訴舉報電話)進行舉報。

3、長期慢病患者不可盲目網購藥物

長期慢病患者一般都需要定期復查,不建議自己網購藥囤著,長期服用。需要根據病情的變化,在醫生建議下購藥、服藥。

4、購買處方藥時注意流程的完整性

處方類藥品要遵醫囑,防止過量用藥。網購處方藥會有醫生詢問具體情況,再開處方,最后還需要藥師審方,這樣才是完整購買處方藥流程。

公安機關:嚴厲打擊銷售假劣藥犯罪

去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深入開展昆侖2022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食藥環和知識產權領域犯罪,共偵破刑事案件8.4萬余起,有力維護了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服務了高質量發展。

據央視網通報,2022年1月至5月,全國公安機關共偵破制售假藥劣藥等涉藥品犯罪案件10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600余名。

如上海市公安機關偵破一起針對青少年患者的制售假生長激素案,現場查獲各類假生長激素6000余瓶,徹底斬斷了一個利用互聯網售賣假藥的犯罪鏈條;

廣東廣州市公安機關偵破一起制售假藥案,查獲與國家標準成分不符的假安宮牛黃丸1萬余顆,涉案金額2億余元;

山東濟南市公安機關偵破一起針對老年人的制售假藥案,犯罪嫌疑人以普通食材為原料,生產號稱治療癌癥、尿毒癥、腦梗等疾病的自制秘方藥4000余公斤;

四川德陽市公安機關偵破一起針對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的制售假藥案件,打掉了一個假冒醫學專家高價推銷假藥的犯罪團伙。

公安機關提醒廣大患者,購買藥品請到有藥品經營許可證的正規藥店,認準國藥準字批準文號,切勿迷信個人兜售的所謂祖傳秘方,也不要輕信網上非正規渠道銷售的所謂特效藥,防止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