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發管家】不知道如何選路由器?路由器全攻略,讓你避過這些雷!
路由器的構成與種類
什么?路由器還有種類?答案是肯定的,其實路由器某種意義上應該稱為帶路由功能的智能交換機。對于那種幾十元的低端TP路由,估計連智能二字都不能加。而且因為TP的配置一向很摳,下面會說到,所以今天要討論的不包含這種只能有最基本路由功能的它們。好了,不扯那么多。首先,路由器分為兩大類:軟路由與硬路由。硬路由基本就代指的就是大家在市面上能購買到的各種路由器,而軟路由則是指代用x86 CPU的電腦/服務器配合軟件的路由解決方案。
硬路由
那么我們首先來說硬路由。硬路由的構成基本和電腦沒什么區別,但是在結構上相對做了精簡。總而言之,路由器基本由CPU+ROM+RAM+網絡芯片這四部分組成。系統則是精簡了的linux,由于今天說的是智能路由,那么作為系統,它們最大的代表是大家熟知的OpenWrt以及DDWRT。作為路由器,它的主要性能指標也由上面四部分決定。當然軟件的好壞也同樣重要,比如網件官方翔一樣的固件嚴重糟蹋了配置。
首先我們來討論CPU。如果路由器硬件/固件不支持硬件NAT,那么它的最大轉發能力則由CPU來決定。目前智能路由器的CPU架構主要分為兩大陣營:ARM與MIPS。除了部分高端路由器之外,目前低端以及部分路由器主要由MIPS占據,而中端以及中高端,則是ARM的天下。但是MIPS目前來說已經處于后勁不足的狀態,而ARM則前途無限,不管是編程的難易度還是性能上,都比MIPS好一些,當然,如果你只用官方固件,那么CPU的差距你可以無視,因為家庭用很少會出現因為帶機量太大導致CPU不堪重負的情況。
下面介紹一下 MIPS與ARM陣營的代表CPU,也是目前市場上用的最多的CPU。
首先是MT7620A/N,架構為MIPS,單核580MHz。是目前低端智能路由器的主力。而MT7620A/N嚴格的來說是一款SOC。因為除了CPU以外,它還集成了網絡以及2.4GHz無線等功能,就性能而言,它只是一款百兆SOC,好在支持硬件NAT,所以如果廠家提供的LAN里面有千兆,相對來說還是能跑的動。無線轉發能力只能說是夠用,但是真考慮這個能力的,又怎么會去考慮它呢?它提供的USB接口的讀寫能力頂天只有5MB/s,畢竟CPU還是太弱。
作為它的升級版MT7621A,在CPU部分升級到了雙核四線程880MHz,支持五口千兆LAN。但是相比遍地開花的7620,目前產品較少。而且第三方固件也很少,而且性能一般這里不推薦買這款SOC的路由器。至于7628/88,就是7620的升級版,但是沒有硬件NAT,第三方固件也不少,一般情況下也可以考慮。
另一款用的比較多的MIPS CPU是BCM4706,單核600MHz,65nm工藝。而它的代表作則是我們熟知的ASUS AC66U,不過要注意的是,新的B1版CPU已經換為BCM4708,這款CPU下面會說到。不過4706支持硬件NAT,所以即便單核600MHz也可以跑的動千兆。而且由于用4706的路由廠家在無線芯片上比較舍得,所以用4706的無線路由無線轉發能力也不會很弱。第三方固件由于AC66U的存在,所以自然也有大名鼎鼎的梅林,但是相比ARM版的梅林,MIPS版的梅林軟件還是少了很多。
而作為ARM陣營的主要代表,BCM4708/4709則是目前中高端路由器的主力。以BCM4708為例,40nm雙核800MHz,而4709則為1GHz。架構是ARM Cortex-A9,放在今天雖然是比較老舊的架構,但是對路由器來說能用完它的情況也很少。支持USB3.0接口 ,但是即便關閉USB3.0抗干擾,讀寫最高也只有50~60MB/s。 而它的代表作則是市場上兩大經典:網件6300V2與ASUS AC68U。以及最近的斐訊K3等。轉發能不用擔心,跑滿千兆沒有任何問題,而無線轉發能多少,就看廠商芯片搭配與調教了。第三方固件滿地都是,隨便你玩,當然最好用的還是梅林。缺點是發熱較大,刷梅林輕松上80℃。你看給 6300V2和AC68U這些路由器加風扇的人不在少數。
至于IPQ8064/8062,雖然它的理論性能更強,工藝也更好,CPU部分則是驍龍600同架構的Karit300,臺積電28nm,而且原生支持SATA3等,但是產品相對較少,而且固件也不多,比如R7500。所以這里就不詳細介紹了。
至于那些低端TP用的AR9331這些,我只送兩個字,辣雞。已經跟不上時代了。再就是榮耀的CPU,因為只有華為自家在用,所以就不要期待有什么第三方固件了。
總之CPU實在太多,這里簡單說這幾個常見型號。
最后是網絡芯片,由于MT7620A內置了2.4GHz功能,所以想要實現5GHz功能需要添加額外的芯片,與之搭配最多的是同樣來自聯發科的MT7612E。5G方面最高支持866Mbps,不過即便信號滿格,你也不要指望它能跑到標稱數值,要速度請上有線。而目前BCM4706~4709搭配的則普遍都是2.4GHz的BCM4331 +5GHz的BCM4360。至于LAN方面,如果你對局域網速度有高要求,那么一定要考慮有千兆LAN的路由器,當然極路由3這種只有1個千兆口的完全就是擺設。
軟路由
1、性能強大,即便是atom D525這種幾年前的低端CPU,也可以輕松帶起百臺機器。
2、玩法多,因為x86 CPU的原因,軟路由玩法眾多,愛快,ROS等固件自然不成問題,搭配windows再虛擬一個黑群暉做NAS也可以,等等。
3、可以長時間穩定工作,崩潰的可能性很小,半年不關機依舊可以穩定運作。
至于缺點,因為軟路由大部分都沒有無線功能,所以要搭配無線路由器做無線AP,投入上相對要大一些。
目前軟路由下至D525,上至core i7都有,根據你的需求選擇即可,當然性能越強就意味著體積越來越大,對一般人來說,我比較推薦的是atom N3160軟路由,不管體積還是性能都相當合適。不在乎體積的話,可以做NAS+軟路由一體的組合。至于詳細的,我就不再多做介紹了,玩軟路由的肯定比我清楚。
路由器選購的建議與誤區
1、天線越多越好?其實并不是這樣,這個傳統應該是從TP開始的,天線越多信號越好,其實一根天線的成本很低,以TP為例,經常會出現四天線,但是連一個信號放大器都沒有的情況(如下圖),這時,四天線可以說基本就是擺設了。
2、千兆WAN與千兆LAN必不可少,一切看需求,不過隨著百兆以上的寬帶普及,像MT7620這種只支持百兆的路由器再過兩年就要進入淘汰的范疇,所以如果預算不是很緊,在選購時請盡量選擇有千兆WAN與千兆LAN的路由器。
3、如果預算實在有限,而又想要好性能,可以去考慮淘洋垃圾,路由器這種東西并不愛壞,所以即便撿垃圾也沒什么。比如我自己用的就是洋垃圾6300V2,280元淘來的。
4、不要再選擇只有2.4GHz頻段的路由器,雖然5GHz穿墻能力差,但是比起擁擠的2.4GHz,5GHz擁有干擾弱的優點,而且最大速率也遠高于2.4GHz,現在2.4GHz更大的作用是做覆蓋。就目前而言,只便宜十多元的2.4GHz路由器已經沒什么價值了。
5、路由器配置越高,性能越強?和電腦與手機一樣,軟件同樣也是路由器重要的一部分。硬件高不代表路由器就好。路由器的硬件成本很低,對于路由器的廠商來說,更多的是在價值。所以對小米這類新興的路由器廠商,固件好壞決定了這款路由器值不值得購買。當然你要會刷第三方的話,官方固件就是無所謂的事情了。根據個人小米1代1TB版的使用經歷,個人并不推薦買小米的路由器,光一個流量劫持就可以完全否定掉。
最后補充一下,如果你的家太大,還是老老實實雙無線路由,一個主路由器+一個無線AP,這樣才能做到完美覆蓋,想單路由器做到大覆蓋的話,基本是不可能的,路由器盡量不要靠邊緣的屋子放,可以的話,盡量居中。再就是,要速度一定請上有線+六類/七類線,無線做局域網傳輸還是太勉強了一些。
智能電視想要觀看電視直播或者是免費的電影點播,都可以通過安裝沙發管家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