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能買到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購物指南 > 正文

購物指南

2023年(618)28款1500元左右手機推薦,高性價比1000-2000元手機推薦!

nalinengmaidao2023-09-03購物指南278
在曾經,1000-2000之間還有華為的身影,現在華為在此檔位雖有機型出現,但是離性價比三個字相差甚遠。目前在1500左右,基本都是紅米,iQOO,和真我的天下,

在曾經,1000-2000之間還有華為的身影,現在華為在此檔位雖有機型出現,但是離性價比三個字相差甚遠。

目前在1500左右,基本都是紅米,iQOO,和真我的天下,

別看真我沒有紅米的名氣大,但是論堆配置,現在的真我也很強,都在努力吃下華為空出來的市場份額。

對于曾經用慣了華為手機,預算1000-2000元之間用戶,可以把榮耀納入選購范圍之內

畢竟曾經同屬一家,很多設計都非常的相似,使用起來不會感到特別的不適應

共梳理了28款機型,有可以當備用機的續航神器,也有可以當主戰機的款式。

其中米系有9,包含1款note11,4款note12,紅米note11tpro,紅米K60E,小米11青春版以及小米civi 1S

OPPO系10款,包含真我GT Neo5 SE,realme真我GT Neo5,真我10系列,真我11Pro,一加 Ace 競速版 ,OPPO K9x,OPPO K10x,OPPO K10,OPPO A1 Pro

Vivo系4款,包含iQOO Z6x ,iQOO Z7x ,iQOO Z7,iQOO Neo7SE

5款榮耀,包含榮耀暢玩40 Plus ,榮耀Play7T ,榮耀x30,榮耀x40,榮耀x40GT

若是想拿來當主力機使用,同時也想手機流暢度保持的更好一些,首先以處理器作為第一考慮要素。

性能比較突出的有下面幾款

驍龍7+Gen2,跑分98萬,紅米note12turbo,真我GT Neo5 SE

天璣8200/8100/8000/驍龍888,跑分80萬左右,OPPOk10/一加ACE競速版,紅米note11tpro,紅米K60E,iQOO Neo7SE,榮耀40GT

驍龍778G/780,驍龍782,跑分52萬左右(iQOO z7,小米11青春版,紅米note12Pro極速版)

如果對后置拍照比較重視,建議首選后置帶OIS防抖的款式

可以在這幾款里面挑選,紅米note12pro,真我11Pro,iQOO z7,紅米K60E,紅米note12turbo

若是特別在意自拍

選iQOO Neo7SE,本文所有主打性能的設備,只有它自拍給到了3200萬像素

喜歡曲面屏的觀感和握持感

首選真我10 Pro +和真我11 Pro,屬于1500檔曲面屏手機中性價比最高的款式

重點推薦的機型有

預算1000多一點

小米11青春版,8+256已經降至1249,目前屬于搭載驍龍780價格最低的款式,估計離下市不遠

Redmi Note 11 5G,細節配置最為全面,擁有千元機少有的超廣角鏡頭,X軸馬達,雙揚聲器,紅外遙控

iQOO Z7x/榮耀Play7T,6000毫安,電池容量最大,兩者都是千元檔位的續航神器,不過iQOO Z7x在具備6000毫安電池的同時,配用了80瓦快充,在千元檔位充電最快,

realme 10 Pro,搭載驍龍695價格最低(8+256版本)

1500偏上,看重性能

紅米note11tpro,一加ACE競速版,OPPOK10(擁有2000以下性能最強的天璣8100處理器)

三者中一加ACE競速版的12+256版本價格最為合適,目前此版本到手價僅為1799,成了市面上搭載天璣8100價格最低的款式

1500偏上,特別特別在意拍照

紅米note12pro(2000以下拍照最好)

2000偏下,想要大內存+運存版本

首選紅米K60E,配置非常均衡

2000偏下,看重性能,并且追求水桶配置

首選紅米note12turbo,在2000檔性價比極高,各方面配置沒有明顯短板

次選真我GT Neo5 SE,相比紅米note12turbo有續航更久的電池,更快的100瓦充電,以及分辨率更高的屏幕

但是相機部分,手感舒適度,都不如紅米note12turbo

重點推薦機器點評

Redmi Note 11 5G

主要亮點

細節配置足夠全面,X軸馬達,紅外遙控,雙揚聲器,IP53防水,通通具備

超廣角鏡頭,同價位大部分機器都完美缺席

5000毫安電池+33瓦充電,兼顧續航和快充

支持90hz刷新,且為3檔變速

不足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紅米note10的升級版,相比上一代補上了不少短板

比如,缺失的超廣角再度回歸

外放從單揚改回了雙揚,馬達提升到X軸

當然還有其他升級,充電功率從18瓦升級到33瓦

生活防水由IP52升級到IP53

處理器由5G最低規格的天璣700改成天璣810,運行能力強了百分之十以上

另外,自拍也從800萬升級到1600像素

屬于千元機當中,細節配置最為全面的款式了,不像其他機器不是少這就是少那

iQOO z7x

主要亮點

6000毫安大容量電池,續航一流

80瓦充電,同價位段功率最大

支持120HZ的7檔變速高刷LCD屏幕

驍龍695處理器,性能尚可

不足

無NFC,無紅外遙控

9.1mm+205克的體型,手感偏厚重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和z6x一樣,依然走的是長續航路線,但這次除了續航神器又多了一個賣點,也就是80瓦快充

目前屬于千元左右充電最快的款式,去年這個優勢一直是真我Q5的60瓦獨享,Z7x在它的基礎上又強了一檔

屏幕也很不錯,和大哥iQOO z7上面那塊一模一樣

支持全局DC調光,以及120HZ七檔變速刷新率

處理器由上一代的天璣810改為驍龍695,性能略微強了一些,單核,GPU,以及安兔兔跑分都有更高的得分成績

適合哪些用戶?

特別追求續航的同時,還想要夠快的充電,不錯的屏幕

榮耀暢玩40Plus/榮耀Play7T

主要亮點

6000毫安巨量電池,續航給力

屏幕支持90hz高刷

22.5瓦功率,充電速度尚可

不足

分辨率僅有720P

自拍僅有500萬像素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從從參數圖上不難看出,榮耀Play7T本身就是榮耀暢玩40plus的套娃換芯版,處理器由天璣700改為天璣6020,屬于前者的小幅升級版

為什么說是小幅呢?

它的CPU架構和天璣700完全相同,GPU部分由4個計算單元增加到5個,功耗降低了一些,所以性能部分的升級微乎其微,都屬于當前5G處理器中最為入門的款式

除了處理器之外,其它的屏幕,相機組,電池,供電配置完全一模一樣,包括機身厚度,整機重量都分毫不差

兩者之間選哪個?

就目前這種情況,當然是選新款榮耀play7T,處理器略好是一方面,關鍵是價格更加便宜

對于預算1000元左右,又特別注重續航的榮耀用戶,這款機器乃是絕對的首選機型

真我 10 pro

主要亮點

1.08億HM6主攝,傳感面積1/1.67英寸,同價位段素質不錯

5000毫安電池,不用擔心續航問題

配備雙揚聲器,保留了3.5mm耳機孔

8+256版本,價格夠低

不足

缺失超廣角鏡頭

塑料邊框+塑料后蓋,轉子馬達,單頻GPS

驍龍695處理器,同價位段性能偏弱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與真我10相比,主要有5項升級

處理器由天璣700改為驍龍695,性能領先了百分之十以上

屏幕由90hz刷新+180hz觸控,支持到120hz刷新+240hz觸控

相機由5000萬像素升級為1.08億HM6主攝

自拍由800萬改為主流的1600萬像素

外放由單揚聲器改為雙揚

它剛發布時的價格很迷惑,起步版本為8+256,當時此版本竟然和配置低一檔的真我10價格完全相同

還好此版本現在已經降至1299

小米11青春版

要亮點

驍龍780G,在1500以下的手機里面性能非常不錯

輕薄,小巧,僅有159克重,6.81毫米厚

后殼采用AG玻璃材質,55°霧感設計,倒是不怎么沾染指紋

配備雙揚聲器,支持紅外遙控、NFC、以及三頻衛星定位

不足

刷新率只有90hz

塑料中框

僅為側邊解鎖,沒有屏內指紋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它是小米系,唯一一款不依靠性價比取勝的款式。

它的賣點就是輕,薄

重量159克,厚度6.81毫米

比市面上很多主打輕薄機的款式都要更加輕薄。

為了保持輕薄,電池上進行了割舍。

從常規的4500毫安,減少到4250毫安。

用了質感比較一般的塑料邊框材質

處理器為驍龍780G,降價之后其性能在這個價位段屬于絕對的王者

細節配置比友商同樣定位的輕薄機全面多了,

很適合預算在1000元冒頭,有特別注重性能的用戶

真我 10 Pro +(1500元以內最值得入手的曲面屏手機)

主要亮點

使用了顏值較高握持感較好的曲面屏幕,且支持2160hz高頻調光

1.08億HM6主攝,傳感面積1/1.67英寸,同價位段素質不錯

5000毫安電池+67瓦充電,兼具續航和快充

手感輕薄,體型僅為173~175克重+7.78mm厚

配備雙揚聲器,NFC,X軸馬達

不足

塑料邊框+塑料后蓋

天璣1080處理器,同價位段性能偏弱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這臺機器從名字上看是真我 10 Pro的升級版,實際上還是OPPO A1 Pro的升級

與OPPO A1 Pro相比

處理器由驍龍695改為天璣1080(紅米note12pro同款)

后置相機組補上了超廣角鏡頭

電池容量由4800毫安改為5000,多了200容量

馬達由轉子改為X軸

WiFi由WiFi5改為WiFi6

GPS由單頻改為雙頻

在性能升級,相機更全面,電池更大,細節體驗更好的情況下,居然價格還比OPPO A1 Pro便宜100

代價僅僅是整機重了2-4克,厚0.08mm

OPPO A1 Pro不愧是主打線下的機器

適合哪些用戶?

預算在1500以內,側重續航的同時,又喜歡曲面屏的外觀,輕薄手感,且在乎點性價比的用戶(比此檔位同樣搭載曲面屏的榮耀X40性價比要好很多)

Redmi Note 11T Pro

主要亮點

天璣8100處理器,擁有同價位段第一梯隊的性能

LCD護眼屏幕,支持144hz七檔變速,270HZ觸控,有全局DC護眼,環境色溫感應器,2047級細膩調光等護眼加持

6400萬1/1.72主攝,傳感尺寸也還好

5080毫安電池+67瓦充電,兼顧續航與快充

不足

塑料邊框,塑料后殼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處理器為2022年度的新晉神U,性能強功耗低,有80多萬的跑分,足以重度游戲和日常使用。

其運行能力是可以比肩驍龍888的哦,并且還不用擔心火龍問題

屏幕素質也是LCD中的頂級,把它稱為3000以下素質最好的LCD也不為過,

細節配置也很齊全,X軸馬達、杜比全景聲的雙揚聲器,雙頻北斗、NFC以及紅外遙控都有配備,另外還保留了3.5mm耳機孔

OPPO K10/一加ACE競速版

主要亮點

天璣8100處理器,同檔位性能無敵

5000毫安電池+67瓦充電,兼顧續航和快充

支持120hz的LCD屏,護眼效果不錯

不足

塑料后殼+塑料中框

沒有紅外遙控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兩個馬甲機的區別非常小,配置上僅僅只是處理器略有不同,一個天璣8100-MAX,一個天璣8000-MAX

前者規格略高,但沒有什么實際提升

當然,目前一加ACE競速版在價格上更有優勢,

其性價比幾乎可以和紅米note11tpro分庭抗禮,兩者又都是LCD屏幕,都很適合嫌棄OLED辣眼的用戶

12+256版本比紅米note11tpro還要便宜

紅米Note12Pro

主要亮點

IMX766主攝+OIS防抖,同價位段的影像一哥

還算不錯的OLDE屏幕,支持HDR10+,1920hz高頻PWM調光,10.7億色,以及1.6萬級調光

5000毫安電池+67瓦充電,兼顧續航與快充

細節配置全面,x軸馬達,NFC,紅外遙控,支持杜比全景聲的雙揚聲器

玻璃后殼材質,質感在線

不足

天璣1080處理器,性能在同價位屬于短板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在影像方面進步極大,要知道紅米Note11Pro上面的裸奔HM2在這個價位直到現在也沒有對手

之前發布的iQOO Z6費勁吧啦的給主攝弄了個OiS,但鏡頭素質過于一般,還沒有超廣角

這枚IMX766想必都不陌生,小米12和小米12x上用的就是它

2000檔的一加ACE和真我GTneo3在發布之初也把它當成除了處理器之外的第二大亮點

現在來到1500檔,以后在選擇拍照手機時,不用再去2000以上的機型找了

這款機器不是紅米Note11tpro的換代,而是紅米Note11Pro的正常迭代

依然是主打外圍,與紅米Note11Pro相比,升級如下

處理器由天璣920升級為天璣1080,算是前者的超頻版,很多人說它和驍龍778+在同一水平,

非也,完全打不過,只是天璣920的超頻版而已

驍龍778是4個大核+4個小核,而天璣1080則為2+6

主攝由HM2改為IMX766,底沒有變大(前者1/1.52,后者1/1.56),但多了影響成像關鍵的OIS防抖

體型由8.34毫米厚+207克重,減少到187克重+7.9㎜厚,整機輕20克,薄0.44毫米

開倒車的配置

電池容量由5160毫安,降為5000,少了160的容量

值不值得買?

想在1500檔選一款拍照不錯的款式,那非他莫屬,論拍照,目前在2000以下沒有對手,把自家的紅米k系都踹了

除了性能比較一般之外,其他配置在同價位段都相當出色

紅米note12turbo

主要亮點

驍龍7+處理器,同價位性能不錯

帶OIS防抖以及支持2倍無損變焦的主攝,相機配置無短板,另有小米影像大腦2.0+膠片相機加持

屏幕支持1920HZ高頻PWM調光,超細四窄邊+2.25mm的小下巴,還算不錯的了屏幕

中框和后蓋為一體化設計,也就是宣傳所說的無塑料支架

7.9mm厚+181克重的體型,手感輕薄

5000毫安電池,不用擔心續航問題

細節配置齊全,X軸馬達,支持杜比全景聲的立體雙揚聲器,NFC,紅外遙控,WiFi6增強,藍牙5.3,IP53防水

不足

不支持屏內指紋,僅為側邊解鎖

塑料后蓋,沒給到玻璃材質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紅米note12turbo最大的亮點是首發了驍龍7+處理器,名字上屬于7系,實際表現比天璣9000還要略好一些,驍龍8+不是有個降頻版嗎,而它就是這款降頻版的降頻版

原神高幀在不降畫質的情況下幾乎全程滿幀運行,且功耗穩定

它的發布,讓同價位的天璣8200,天璣9000在沒有任何優勢,接下來就看發哥如何應對了,是降個200元錯位競爭還是怎樣

第二個亮點是后置主攝配用了OIS防抖,且支持2倍無損變焦,軟件層面有小米影像大腦2.0以及膠片相機的加持

另一個亮點就是輕薄,在保持同樣5000毫安電池容量的情況下,比競品一加Ace2v整機輕了10.5克,薄出 0.25毫米,加上一體化的后蓋和中框設計,握持感相當不錯

處理器+相機+輕薄+價格便宜,這幾項是12T對標一加Ace2v的絕對優勢

對比下來一加Ace2v的優勢只剩下80瓦充電,1.5K屏幕,玻璃材質后殼

相較于一加Ace2v值不值買?

當然值得,一加Ace2v配置是不錯,但它有個短板,強性能的同時弱化了相機,論整體配置的均衡度是不如紅米note12turbo的

真我GT Neo5 SE

主要亮點

驍龍7+Gen2+LPDDR5X+UFS3.1,同價位性能不錯

1.5K分辨率,支持2160Hz高頻PWM調光,且支持屏內指紋解鎖,還算不錯的屏幕

5500毫安大電池,2000檔的頂級續航

100瓦功率,充電夠快

細節配置齊全,X軸馬達,紅外遙控,NFC,支持杜比全景聲的雙揚聲器,雙頻GPS

不足

主攝缺失OIS防抖

塑料后殼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真我GT Neo5 SE在此檔位屬于絕對的續航神器,雖然同檔位的紅米K60E也是5500毫安,但它對應的是俗稱電老虎的2K屏,在續航排行榜上一定排在真我GTNeo5se之后

1999元的起步價真的有爆殺紅米note12T嗎?

未必吧,我怎么覺得綜合配置把自家的一加Ace2v給全方位打趴了呢

驍龍7+gen2比天璣9000更容易優化,適配,峰值性能也不差

屏幕支持更高的2160HZ高頻PWM調光

面積更大的4500mm2VC散熱,有371mm2的領先

更快的100瓦充電,功率大20瓦

容量更大的5500毫安電池,多出500容量

湊數換上了可玩性更好的200萬顯微

可以看到一加ace2v還有啥,就剩一項一體化機身優勢了

若是與紅米note12t對比,主要贏在5500毫安電池,100瓦充電,1.5k屏幕,200萬顯微,4500mm2散熱面積

而紅米note12T好在,手感輕薄+一體化邊框+主攝有實用的OIS防抖加持,影像拍照有小米下放的影像大腦2.0+膠片相機 ,論拍照速度,同檔位沒有對手

相機部分乃是硬件+軟件的雙重吊打

值不值得購買?

對相機不怎么在意的前提下,那肯定是2000檔的第一選擇,性能夠強,續航夠久,充電夠好,屏幕也不錯

紅米k60E

主要亮點

天璣8200處理器,同價位段性能不錯

三星E4材質,2K屏幕,該檔位的頂級直屏

5500毫安電池,續航一流

帶OIS防抖的IMX582主攝,拍照尚可

細節配置齊全,支持杜比全景聲的立體雙揚聲器,X軸馬達,紅外遙控,NFC,WIFI6

不足

塑料中框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Redmi K60E它在紅米k系列扮演的位置,相當于2022代的紅米k40s

K40s乃是k40的小幅升級版

而K60E正是k50的延續,與k60系列其他兩款機器(紅米k60,紅米k60Pro)相同點并不多

相比k50,也只是把處理器由天璣8100升級為天璣8200,其他配置基本沒動,甚至機身厚度都一模一樣,重量僅相差了一克

那么天璣8200的性能處于什么水平呢

它屬于天璣8100的提頻版,我們都知道,天璣8100的性能基本持平于驍龍888

而天璣8200的制程,由天璣8100的5納米改為更先進的4納米

性能更強的同時,功耗也有所降低

目前它在高通的性能排位應該是這樣的

驍龍888<天璣8200<驍龍8+

同價位中和vivo 旗下的iQOO Neo7 SE屬于競品

兩者相比,iQOO Neo7SE贏在自拍,120瓦快充

而K60E好在5500毫安大電池和2k素質屏幕

值不值得買?

倘若預算在2000檔位,追求性能的同時,還想要不錯的續航,同價位段最好的屏幕,那這款紅米k60e就非常合適了

iQOO Neo 7 SE

主要亮點

天璣8200處理器,同價段性能不錯

國產E5級OLED屏幕,支持2160hz高頻調光

3200萬前置,不錯的自拍

帶OIS防抖的主攝

120瓦充電+5000毫安電池,充電夠快,續航夠久

雙揚聲器,X軸馬達,紅外遙控,NFC,WiFi6,細節配置還算齊全

不足

主攝底太小,且缺失超廣角鏡頭

塑料后殼+塑料中框

單頻GPS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從名字上看,它是iQOO neo 6 SE的換代款,

但仔細梳理后發現,它整體配置卻是iQOO z6,iQOO neo7 ,vivo x90的雜交版

后置相機組用了和iQOO Z6同款三星GW3主攝,也都缺失超廣角鏡頭

這個后置相機組放在1500檔還算說的過去,在2000檔,卻是實實在在的短板

續航組合用了和iQOO Neo7相同的120瓦充電+5000毫安電池

屏幕和vivox90那塊有些相似,都是支持2160hz高頻PWM調光的國產屏,峰值亮度也都是1300nit

不過,在等級限制下,其素質一定是落后x90的

x90強在分辨率1.5k>普通的1080P,曲面成本>直面

3200萬自拍和x90也是一樣

除了后置相機組之外,在這個價位塑料后殼也算一個短板,質感倒是其次,主要是這種材質容易積熱

值不值得買?

若是對后置影像要求不高,還是很值得考慮的

有不錯的性能,不錯自拍,不錯的續航,同價位一流的充電,支持高頻PWM調光的屏幕,以及完善的細節配置

其他機器點評

真我10S

主要亮點

天璣810處理器,性能符合同價位水準

5000毫安電池+33瓦充電,兼具續航和快充

屏幕支持90hz刷新,180hz觸控采樣率

保留了3.5mm耳機孔

不足

轉子馬達,單頻GPS,單頻WiFi5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比真我10晚發布了一個月,也是它的套娃機,都定位在千元檔

相比原型真我10性能有所提升

處理器由天璣700改為千元檔主流的天璣810,屬于前者超頻版

后置相機組拿掉了一顆湊數,由后置三攝改為雙攝

屏幕參數看上去和真我10沒啥區別,尺寸,分辨率,刷新率,采樣率完全相同

不過卻換成了成本較低的非廣色域屏

OPPO K9x

主要亮點

價格夠低

5000毫安電池+33瓦充電,兼顧續航和快充

6400萬主攝,像素還算可以

支持90hz高刷,180hz觸控,流暢度沒問題

不足

缺失超廣角

沒有紅外和NFC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從名字上看OPPO k9X屬于k7x的迭代款式(中間沒有K8)

所以兩款機型的相似點非常多,一樣的屏幕,一樣的自拍,以及同等大小的電池,就連重量都完全相同

OPPO k7x屬于OPPO系列里面的5G入門續航機,

OPPO k9X在它的基礎上,主要升級的只有性能

處理器由天璣720升級為天璣810,和紅米note11 5G為同款

閃存由UFS2.1升級為UFS2.2

后置主攝雖然把4800萬像素的主攝,升級為6400萬像素,但是卻把800萬超廣角給閹割掉了

充電也只是把30瓦換成了33瓦,幾乎沒什么變化

OPPO K10x

主要亮點

驍龍695處理器,高通5G入門級soc,性能符合同價位水準

屏幕支持120HZ刷新+240HZ觸控采樣率

67瓦充電,同檔位功率夠大,回血夠快

5000毫安電池,容量夠大,完全不用擔心續航問題

不足

缺失超廣角鏡頭

僅為單揚聲器,轉子馬達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OPPO系的又一款套娃機,真我Q5和真我V25極為相似

而這款OPPOk10x正是真我Q5的套娃機

配置上只有2處改變

主攝由5000萬改為6400萬

充電功率由60瓦改為67瓦

就這么點升級,但是當前8+256版本的價格比真我Q5貴了100-200

所以,在OPPOk10x沒有繼續降價之前,買真我Q5更為劃算

在千元機當中,這些差價就算不少了

榮耀x30

主要亮點

外觀顏值,后置鏡頭模組套用了華為mate40的設計,

120hz超窄邊全視屏,有94%的屏占比

4800毫安電池,雖然相比其他搭載5000容量的機型電池略小了些,但仍符合長續航款式

66瓦充電,回血夠快,新款X40都只是40瓦

不足

處理器規格較低,性能一般

缺失超廣角鏡頭

僅為轉子馬達、單揚聲器,單頻GPS

塑料后殼、塑料中框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雖然榮耀X30屬于X20的換代版,但其硬件性能并沒有升級

在處理器排行榜上,驍龍695要排在天璣900下面

X30的主要優勢為,電池容量增加了500毫安,擁有尺寸更大的屏幕,機身略微輕薄

也許是因為它的小mate設計吧,讓它成為1500檔的銷冠產品

再次印證,很多用戶買手機只在乎顏,根本不在乎所謂的性價比

iQOO Z6x

主要亮點

6000毫安電池,屬于千元的檔的續航神器

44瓦充電,在此價位段功率算是比較高的

價格夠低,看來iQOO Z系相比去年拉低了定位

顏值不難看,咋一看不像千元機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不足

不支持高刷

沒有陀螺儀,NFC和紅外就更不用說了

沒有超廣角

紅米note12pro極速版

主要亮點

驍龍778處理器,性能尚可

還算不錯的OLDE屏幕

1.08億像素HM2,還算不錯的主攝

67瓦充電+5000毫安電池,兼顧續航和快充

細節配置齊全,支持杜比全景聲的雙揚聲器,X軸馬達,紅外遙控,NFC,IP53級防水,WiFi 6,保留了3.5mm耳機孔

玻璃后殼,質感在線

不足

相機缺失OIS防抖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和紅米note12pro相比,一處升級,一處降級

升級處,極速版處理器使用了驍龍778,性能相較于紅米note12pro的天璣1080成本更高,性能更強

降級處,由帶OIS的索尼IMX766主攝改為1.08億像素三星HM2

少了OIS防抖不說,鏡頭素質也有所下降

畢竟IMX766是從旗艦機上逐步下放至紅米note12pro身上的

真我11Pro

主要亮點

帶OIS防抖的1.08億像素三星HM6主攝

顏值較高的曲面屏幕,且支持2160HZ高頻PWM調光,20000級自動亮度調節

5000毫安電池,續航夠久

67瓦功率,充電速度尚可

支持屏內指紋解鎖

不足

天璣7050處理器,同價位段性能偏弱

缺失紅外遙控,NFC,以及超廣角鏡頭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就它所處的價位,對標機型應該是紅米note12Pro,8+256的價格相差不大

定位也極其相似,屬于弱性能,重外圍配置的款式

與競品相比,主要的優勢是支持屏內指紋的曲面屏幕

在2000以上,曲面屏確實不算啥優勢,但是在1500元價位檔也算是一大賣點

以前在大街上看到曲面屏的手機,第一反應就是這手機不便宜,現在絕對不能這么認為了

支持的2160Hz高頻PWM調光也大于紅米note12Pro的1920HZ

另外,采用UFS3.1閃存規格略高一級

還有其他優勢嗎?

沒了,天璣7050的性能和天璣1080之間根本沒拉開差距,屬于同一水平

相機打同價位其他手機還可以,但綜合拍攝能力完全不是紅米note12Pro的對手

畢竟,底沒人家大,還缺失超廣角鏡頭

除了相機之外,紅米note12Pro還好在手感輕薄,細節配置更全面,相比之下多了紅外遙控,NFC,還有更利于導熱的玻璃后殼,以及更好的x軸馬達

OPPO A1 Pro

主要亮點

使用了顏值較高握持感較好的曲面屏幕,且支持2160hz高頻調光

1.08億HM6主攝,傳感面積1/1.67英寸,同價位段素質不錯

4800毫安電池,雖然相比其他搭載5000容量的機型電池略小了些,但仍符合長續航款式

手感輕薄,體型僅為171克重+7.7mm厚

67瓦快充,回血夠快

配備雙揚聲器,NFC

不足

缺失超廣角鏡頭

塑料邊框+塑料后蓋

轉子馬達,單頻GPS

驍龍695處理器,同價位段性能偏弱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主攝采用HM6主攝,這顆鏡頭在同價位中打其他機器還算可以,不過面對主打外圍的紅米note12pro還是弱了一些

底更大的同時,還多了OiS防抖的紅米note12pro就更不用說了

屏幕好評,也是該款機器的第一大亮點,曲面風格,首發2160hz高頻調光

不過若看重性價比,不如考慮OPPO的馬甲機Realme 真我 10 pro+

紅米Note12

主要亮點

AMOLED屏幕,市面上第一款千元機使用OLED的款式,支持120hz刷新,峰值亮度1200nit

驍龍4gen1處理器,跑分在38萬左右,在同價位中性能不錯

33瓦充電+5000毫安電池,兼顧續航和快充

不足

缺失超廣角鏡頭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與上一代紅米Note11相比,主要是對處理器和屏幕進行了升級

處理器由天璣810改為驍龍4gen1,運行能力有小幅度提升,放心,這個驍龍不是三星造的

而是妥妥的臺積電6納米工藝,不存在火龍問題

屏幕由LCD改為觀感更細膩的OLED材質,刷新率也從90hz支持到120hz,目前同檔位使用OLED的就這么一款

充電和續航沒什么變化,依然是5000毫安+33瓦的續航組合

相機部分開了倒車,拿掉了超廣角,換上一顆200萬湊數

iQOO z7

主要亮點

120瓦充電,同價位段功率最大

帶OIS防抖的6400萬三星GW3主攝

5000毫安電池,續航不錯

支持120HZ的7檔變速高刷LCD屏幕

驍龍782G處理器,性能尚可

細節配置齊全,x軸馬達,NFC,紅外遙控,立體雙揚聲器,WiFi6增強版一應俱全

不足

塑料后殼

缺失超廣角鏡頭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市面上使用驍龍782G處理器的款式并不多,在我印象中使用同款處理器的貌似只有一個榮耀80

比驍龍778Plus略強,本質上驍龍782就是778Plus的超頻版,所以在性能方面相較于上一代iQOOZ6提升并不大,離同檔位的天璣8100相差甚遠

iQOOZ6初上市時OIS防抖主攝算一個賣點,當時紅米note12pro還未上市,屬于第一款把OIS防抖壓到1500檔的機型

而本代iQOO z7的最強賣點是120瓦充電+配置足夠均衡,其細節完善程度在以往2000以內的iQOO系列手機中時很難看到的

相機部分沒做出改變,仍然缺失超廣角鏡頭

為啥塑料后是個缺點?畢竟同檔位友商那邊有玻璃后殼啊

相較于iQOO z6提升如下

處理器由驍龍778Plus升級為驍龍782

供電由80瓦功率升級為120瓦

電池容量由4500毫安升級為5000

單揚聲器升級為雙揚

增加紅外遙控功能

屏幕略微好了些

值不值得買?

對比iQOO z6肯定是值得的,配置更好的同時,價格還更加便宜

榮耀x40

主要亮點

曲面OLED屏幕,屬于市面上使用曲面屏價格最低的款式

外觀顏值,秉承了X系列高顏值的優良傳統,采用對稱美學的雙曲面機身,加上辨識度極高的滿月星環設計

5100毫安電池,結合榮耀智能省電方案,續航非常強悍。

只有7.9毫米厚度,172克重量的輕盈機身

不足

處理器規格較低,性能一般

相機只有兩顆攝像頭,其中一顆還是湊數的200景深,主攝也只是5000萬像素,前置也只有800萬像素。

僅使用轉子馬達、單揚聲器、單頻GPS、單頻WiFi 5、且無NFC

塑料邊框、塑料后蓋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這是一塊長板很長,短板很短的款式,

最長的板就是曲面屏幕,此配置很契合線下用戶,應該會在線下拿到很不錯的銷量。

再就是能把采用5100毫安電池的機身控制在172克+7.9毫米厚,確實值得表揚

而充電由上一代榮耀X30的66瓦給降級成40瓦

在1500檔,性能也幾乎屬于腰斬

所使用的驍龍695處理器是什么級別?

更低價位的真我Q5和真我10Pro用的就是它

所以,喜歡這款機器的屏幕和顏值,就要在性能,相機,細節配置上有所妥協

小米civi 1s

主要亮點

手感輕薄,僅有166克重,6.98mm厚

玻璃后殼+航空鋁邊框,質感不錯

120hz高刷曲面屏幕,兼具顏值和握持感

3200萬像素前置,自拍挺好

支持Wifi 6E,NFC,紅外遙控和三頻GPS,細節配置全面

不足

處理器性能稍弱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小米旗下的機器大都是以性價比取勝,而這款小米civi 1s走的卻是不同路線,對標華為nova,OPPO Reno,vivo s,以及榮耀數字系列

把自拍+外觀顏值+輕薄,作為最大賣點

而小米civi 1s把輕,薄,窄做到了極致,比其他幾個系列都更具優勢

細節配置也更為全面,價格也更加便宜,屬于輕薄機里面的高性價比款式

與小米civi相比,硬件幾乎沒有提升,所有的升級基本都在軟件層面

增加了小米12旗艦機上才有的萬物追焦技術

自拍和后置主攝都有了人眼追焦

多了4D光追煥顏美妝技術,可以自動區分性別,男生女生分別美顏

榮耀X40 GT

主要亮點

驍龍888+LPDDR5+UFS3.1硬件鐵三角,在同價中性能不錯

價格夠低(8+256僅為1999)

4800毫安電池+66瓦充電,續航組合還算可以

支持7G智慧擴展運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手機的流暢性

屏幕為144Hz刷新率LCD材質,對眼睛比較友好

不足

缺少超廣角鏡頭

塑料后蓋+塑料中框

馬達僅為z軸,外放僅為單揚,定位僅為單頻GPS

▼長按圖片直達官網

點評

對于榮耀,能夠在2000檔稱之為性價比的也就是榮耀X40 GT了,起碼性能能和同價位的其他機型打一打了,1999起售,得到的還是8+256版本

不過,對驍龍888處理器,依舊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所謂的13層散熱聽聽也就算了,去年下半年發布的旗艦機都壓不住,散熱都堆到不次于平板電腦的面積了,各家廠商不還是都采用鎖幀的方式來平衡功耗

事實證明,靠堆散熱片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以往榮耀處理這種問題的策略更激進,不僅降幀,還降畫質

再說,大塑料后殼辣么容易積熱,散熱能好哪去?

你看2022年有幾個新機是用驍龍888的,這個價位基本以天璣8100為主流,要么是規格低一檔的驍龍870

都完美避開小火火,難道其他廠商都是傻子嗎

要是主打拍照嗎,用這個處理器還能理解,畢竟聯發科的處理器影像適配不如驍龍

而它只用了一個小底主攝+2顆湊數

本檔位缺失超廣角的除了它,還真扒拉不出來一個

按理說4800毫安電池也不算小,加上省電得LCD屏,續航能力應該還算在線

但得益于處理器的功耗貢獻,能夠抵得上搭載4500毫安電池的其他機器(非驍龍888)就算不錯了

細節配置也不咋滴,說自己是游戲性能機,可連個x軸馬達都沒給

同價位敢用單揚器的也沒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