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Time:堅持用運營思維做內容通過「測評+體驗」帶給大家更有價值的手機推薦
「從數碼愛好者 到全職自媒體」
我從小就很喜歡電子產品,小時候就會自己鼓搗著拆廢舊電器玩,后來興趣就比較固定在手機數碼領域了,至今也有 10 幾年時間。最初了解相關知識的途徑,主要就是關注各個熱門手機型號的百度貼吧、比較出名的數碼貼吧(如wp7吧)、中關村在線這樣的垂直網站,再后來知乎數碼圈答主們對新機型的點評分析也是我經常會查看的信息源,基本上算是從功能機的時代就開始入坑的愛好者。
從 2016 年起開始接觸知乎,我一直都只是個看客,2019 年開始以「創作者」身份來寫內容,則是個機緣巧合的故事。我的本職工作是互聯網運營,那個時候剛好有換城市發展的個人計劃,外加上那時候各大內容平臺也已經發展的非常迅猛了,所以就想在工作之余也運營個自媒體賬號試試,于是就毫不猶豫的選定了自己最常逛、也和自己想分享的內容調性最契合的平臺——知乎,作為自己的創作大本營。

在加入「好物推薦創作者」大家庭前,我一直在堅持輸出自己認為有價值的內容,并且也逐漸收獲了大家的認可,這些來自知友的肯定都讓我感到特別快樂,而整個分享的過程,也是一個在不斷提升自己的過程。
開通好物推薦權限后,我清晰的記得,2019 年 11 月 5 日當天,我就收到了第一筆傭金收入,這給我帶來了很大的驚喜,也讓我換一個角度看到了自己內容的價值,后來我也一直能保持一個比較穩定且還不錯的收入。由此,我也給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為了創作的內容更有深度、更準確,我也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比如更系統的學習相關知識、購買更專業的設備來給大家測評相關機器、以及盡可能的測評更多的機型等等。

「用做運營的思維來做內容」
我一早就確定了自己創作的方向是「手機攻略」,雖然那個時候也自覺自己的知識儲備不如數碼區的大佬們專業,但是憑借自己「閱機無數」的經歷,也就這么開始了分享。初期行文的主要方向就是列明各款機型的優缺點分析和相關人群的購機建議。
因為我的本職工作就是運營,所以我一直有比較強的邏輯思維、數據導向和用戶意識,我也一直堅持在用運營的思維來做內容。
比如在寫內容前,我會想如果我想買手機,我會怎么看。像我會先看預算、找出所有我預算內的機型、然后根據它們的配置篩選出最符合我需求的產品。后來在深入思考了什么樣的信息、結構可以更好的服務看我內容的知友之后,我就開啟了我沿用至今的「思維導圖購機推薦法」,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結構清晰、易懂、易判斷。

再比如,2019 年是 5G 元年,2020 年是 5G 手機大幅度增長的年份,在 2020 年初至年中,我會固定關注信通院每月手機總出庫量、5G 手機出庫量、以及計算在當月 5G 手機出庫量的占比,并制成 excel 圖表,供大家參閱的同時,用來逐步強化用戶對 5G 手機的深入了解和產出。這樣的數據分析能讓我對行業了解得更深的同時,抓住行業新的機會。
另外,我會以月的維度去分析我的內容閱讀情況和帶貨情況,這樣能讓我清晰的知道什么類型的內容大家喜歡看、哪些商品賣的好、我還會通過數據去解析它為什么能賣的好。通過這一輪的分析,就可以很好的指導我自己接下來的創作方向。事實證明數碼圈都關注的大熱產品,并不一定是真實熱賣的產品,這個還是需要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情況來看的。
我還非常重視和用戶的互動。直到現在,我都堅持盡可能每天早中晚 3 個時間點各回復一次知友的信息,如果有些問題大家問的多了,我就會考慮專門做一期內容來幫助大家選購。比如經常有人問我游戲手機,而游戲手機本身是數碼里很小的一類,那我也會滿足大家的需求去做相關的內容。
「希望通過測評 + 體驗 +多機型橫測 帶給大家更有價值的內容」
手機其實是一個簡單、但又相對復雜的產品,在挑選手機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根據預算、選擇一個顏值符合自己口味的手機,但如果要精準挑選到符合自己使用需求的機型,則相對要麻煩一些,而我對自己的定位,就是通過「測評」、「體驗」、「橫評」這 3 個維度去幫助大家。

迄今為止,我大概上手測評過 30 多部手機。為了可以產出更專業的內容,我也做了很多相關的投入:像是校色儀、熱成像儀、Power-Z快充測試儀、便攜顯微鏡、電子秤、游標卡尺、強光手電筒等必備的工具。測評的步驟,視具體機型,一般會從外表到功能逐步入手,包含顏值手感、性能、屏幕、游戲、拍照、續航、快充等項目,然后再加上日常的使用體驗。
評測一臺手機大概需要 7-10 天,甚至更久,但如果只進行測試、跑分、拍照的話,一臺手機一天左右就能完成,我認為不能手機宣傳的好的地方就去測評,宣傳的不好的地方就不測了,所以我會全部都測一遍,再加上個人的使用體驗,這樣就能把手機的優勢、劣勢都展現出來,對購機者更有價值。

在內容方面,我也一直秉承多機橫測(測評+體驗)的內容要更深、且對用戶的參考價值更大的理念,所以 2021 年我也立了一個 flag :要求自己今年至少把 30 臺重點推薦的熱門機型全部測評一遍,完成不同價位的橫評,大家也可以期待一下。
「給新手創作者的一些建議」
能用內容賺錢是件好事,投入有回報,也會讓大家更樂于去創作更多、更有深度的內容。好物推薦內容的價值,在于雙贏,幫助知友挑選到了符合需求的產品,然后收貨了一定的收益,但如果一味追求賺錢則意義不大。
做好物推薦,其實技巧并不重要,內容才最重要,言之有物,客觀公正,深度有價值的內容才能幫助到人,走捷徑(抄襲、洗稿、買贊等等)切不可取。而好的內容,或源自于興趣,或源自于專業,如果專業和興趣相結合則更好。
在初始階段,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向進行運營,不要這個領域寫兩篇,沒收獲然后在另一個領域寫兩篇,也不要將通過好物推薦賺錢作為在知乎寫稿的第一目的,不然肯定會在賺到錢之前就耗盡了大多數人的耐心,相信專心去做內容,就肯定會有收獲。
如果專業知識儲備不夠的話,嘗試從實物測評開始做起,貴的如一臺手機、一款筆記本,便宜的如一把鍵盤、一個鼠標等等,一邊學習更深度的知識點,一邊慢慢積累有價值的內容,就能慢慢的做起來。
「一些想分享給大家的選購指南」
在預算內挑選最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品,不買貴的,只買對的。
——這是一直以來,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好物內容,傳遞給大家的消費觀念。下面的幾篇選購指南,也是我精選的一些創作,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內容并不深奧,但干貨多,如果對手機了解不深的話,值得一看,對挑選手機和使用手機應該都會有幫助。
關于買手機的線上渠道分析,如何蹲活動價,以及新機到手后都應該如何檢查檢測。
應該是目前我本人寫的最全的一篇手機攻略,目前計劃完成對各款重點機型的單機測評、以及各價格段的橫向對比測評,提高內容攻略的參考價值。

通過真機測評,便于對各款手機的實際表現和使用體驗有更為直觀的參考價格。
關于旗艦手機的分析推薦,也是目前正在做的一個比較大的測評項目(旗艦機型橫向對比測評)。